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学会漠视无谓的话题

  • 作者: 杂文月刊(选刊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255
  • 熊建

      《世说新语》讲过割席断交的故事,说管宁和华歆一块读书,门外有高官华车通过。管宁不管,照样看书,华歆把书一扔跑出去看。管宁说,你不再是我朋友了。

      故事主要是劝诫不要贪慕荣华富贵,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还表达了对待无聊无谓的事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管宁是漠视不理,华歆是趋之若鹜。

      就拿当前的舆论场来说,就存在不少无聊无谓的话题。别看无聊,经常形成现象级的话题漩涡,动辄成千上万人参与进来,一起制造出一场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舆论盛宴。

      比如,前几天有公号抛出一篇爆款文章,说什么你的同龄人把你抛弃了,就因为人家在你这个年纪就挣了大钱。批驳者大有人在,在此就不多踩一脚了。可尘埃落定再看这件事,就好像有人在闹市中摔碎了一个啤酒瓶,引得哗然。大家热闹一番之后,打扫干净,各自散场。看似热烘烘一片,实则冷清清一场。

      类似这样的渲染焦虑、制造不安、贩卖毒鸡汤的文章,打开手机,并不少见。有时候看着看着、讨论讨论,小半天过去了。如果只是为了放松身心,倒也无妨,可要是长期浸淫于此,无异于吸食精神鸦片,好像吸收了不少观点,仔细咂摸咂摸,又好像啥也没获得。你也没收获,我也没收获,却共同成就了人家的收获。

      这是一个眼球经济盛行的时代,注意力是可以变现的资源。我们参与无谓的话题,不经意间可能就汇聚成为人家的流量。你要是提供了好的产品和服務,我们成为流量也是一种等价交换。可如果大家的关注中心是了无价值的东西,连鸡汤鸡肋都不如,那就太不划算了。往小里说,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往大里说,不利于社会不良情绪的疏导,甚至会撕裂社会情绪,不可不察。

      应对之道也简单,漠视、无视、蔑视。任凭你耸人听闻,我自岿然不动,躲得远远,钱场、人场都不捧。而对于无谓话题制造者、传播渠道来说,也应该看到,吃相难看虽不违法,但终究于自身形象不利,谁愿意顶着“焦虑贩卖者”的标签呢?恶名一旦树立,人家见了都绕着走,再想收割流量可就难了。

      张朝元荐自《老年日报》2018年4月14日

      本文标题:学会漠视无谓的话题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14871.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