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爸爸去哪儿了

  • 作者: 文艺生活·上旬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833
  • 曾剑文 曾之谦

      时下,社会上流行各种亲子活动,提倡亲子教育。湖南卫视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了》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呼吁娃爸们要回归家庭,陪伴孩子。笔者爱好刻铜文房的收藏,作为一个娃爸,觉得如果把亲子陪伴和收藏有机结合起来,将是一举多得、互相增益的事情。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和摸索,笔者获得一些刻铜文房亲子玩法的些许心得,晒出来供各位收藏刻铜文房的娃爸同好们共同探讨:

      一、与孩子一起学习刻铜文房上的优美诗句,和孩子的国文学习结合起来。

      刻铜文房上很多诗文的内容,有的单独成篇,有的图文并茂。诗文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唐诗三百首里面很多经典诗词在刻铜文房上都有体现,其次还有二十四诗品等,不但可带着孩子一起诵读、摹写这些经典诗词,还可带着孩子一起把玩。

      二、与孩子一起赏玩警句格言题材墨盒,把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到生活的点滴中。

      1.刻铜文房里有不少刻有传统说教内容的长篇小字的作品,如《朱子家训》《百字铭》等。这些文字浓缩了传统的家庭教育的智慧,也适合带着孩子反复诵读,感悟其中的道理。

      2.而大字类的一些墨盒,刻类似“尽忠报国”“闻鸡起舞”等时代口号或成语文字,因其字体粗犷,视觉冲击感强,摆放在家中比较显眼的地方或者书房中,不仅可以装饰房间,同时满满的正能量可以给孩子不可磨灭的视觉记忆。

      三、在亲子书法实践中(或者读书时)使用形式各样的刻铜文房,体现古物的实用价值。比如刻铜文房中的双拼镇尺,既可以当笔架,也可以当镇尺;精美镇尺可以用来压纸或者压书。写毛笔字时用墨盒来储墨,石板舔笔,用仿圈规范字体大小。另外,还有墨壶、水滴等。这些刻铜文房,在现实生活学习中使用起来,不仅仪式感强还特别实用。

      四、与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刻铜文房的拓片。

      因为刻铜文房大多是刀刻的作品,适合制作拓片,尤其是刻得比较深的品种,制作的难度不高,非常适合成年人带着孩子一起體验,让孩子在捶拓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收获快乐,就像在上一节手工课。做好的拓片作品,可以制成小画悬挂在书房,也可以制成精美的书签赠送给小伙伴们。

      五、刻铜文房藏品适合亲子玩法,还因为它们的特性——“不怕轻微磕碰,轻易不摔损”。其铜金属材质,比较皮实。

      作为十岁娃爸的笔者,带娃这么玩刻铜文房并乐在其中,同时大大缓解了给娃辅导功课的疲惫。

      注:文字配图除标明藏友图外,其余为笔者藏品。

      本文标题:爸爸去哪儿了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33929.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