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藏族中学汉语教学初探

  • 作者: 速读·中旬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1744
  • 王亚琼

      摘 要:体育锻炼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和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一种积极的活动,由此产生的身体健康和运动的快乐都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容,体育锻炼对促进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江汉大学及江汉大学文理学院200名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及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锻炼等级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且中等体育锻炼量时,主观幸福感最高。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主观幸福感

      加强藏中学汉语文教学,这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文水平,提高学生社交、升学、就业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藏区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促进个人收入增加和藏区经济发展,提高物质资本水平,促进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藏族地区语文教学的特有困难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介绍了提高藏区初中生汉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并就怎样克服这些困难提出了对策。

      一、藏区汉语文教学特有困难产生的原因

      在藏族地区教书的汉语文教师经常发现,自己所教的藏族学生智商不低,也算得上是勤奋努力,但是汉语文基础却非常薄弱,运用能力很差,而阅读和写作能力更是如此,从而导致汉语文成绩老上不去。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常常困惑着很多从教多年的语文教师。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和积累,我认为造成此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缺少用汉语交流的机会和氛围。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因此,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它首先是用来交流、沟通的。而一个人最熟悉的语言,往往是他的母语或者是使用时间最长或最多的那种语言。藏族地区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藏族学生,他们从小跟父母在一起,一出生,接触的是他们本民族的藏语,因此,他们最先学会的是藏语,跟父母交流,和同学沟通大多还是使用藏语。上学后,他们除了跟其他民族老师在交流时用汉语外,主要使用的还是藏语。他们的学习、生活,大多是在一个使用藏语的空间和氛围里,使用汉语的机会很少。另外加上汉语与藏语在语法及使用规则上存在着很大差异,甚至连基本的语序都不一样,这样使得长期使用藏語的学生在熟悉藏语后,再来学习使用汉语的难度加大,这也就是我们在看藏族学生写的作文时,觉得语病很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提高藏区初中生汉语文学习兴趣的措施

      (一)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的目标在于育人,在学语文的同时也要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我们广大教师要努力提高孩子们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现代的社交素质,进而促进孩子们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以语文综合能力训练为核心,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去激发孩子们的语文兴趣,像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办板报、书法比赛、作文大赛等。总之,要努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尽最大的可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利用课本,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培养汉语文的学习兴趣

      课本是什么?是一艘满载着知识的小船。只有学生们很好地驾驭它,才能到达知识的彼岸。那么在平日的教学中,教者除了教育学生们热爱这些传授间接经验的课本外,更应该教会学生们如何使用课本,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中课本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单元导读”,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都设计“思考练习”,每篇略读课文前面都设计“自学提示”。“单元导读”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单元内容以及知识重点;“自学提示”交代了本课的重点;“思考练习”则是知识重点的具体化。语文课上,老师是真正“带着学生走进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进学生”,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自学在语文课上畅所欲言,表达感受。

      (三)培养自主学习,促进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是一种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独立自主地完成教学过程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完全摆脱依赖性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实现自我,体现自我的价值。自主学习的实施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他们封存的记忆,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他们囚禁的情绪。自主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运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效率,它的直接意义,也是本真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四)课内外联系,促进学习兴趣的延续

      如果说一节课的开讲艺术在于“课伊始,趣亦生”的话,结尾的艺术则在于“课已尽,趣不尽”。所以,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使用巧妙的结尾来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激发出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的课外活动。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它不仅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的成果,而且能使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和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在日常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运用知识、训练技能。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能使学生及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起再学习的兴趣来。

      三、克服藏区汉语文教学特有困难的对策

      如果说缺少用汉语交流的机会和氛围是导致藏族学生的汉语文基础薄弱及运用能力极差的重要原因,那么创造用汉语与人交流的机会和氛围,鼓励学生进行汉语阅读和写作则是克服这种困难,走出汉语文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首先,作为汉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及校园环境为学生用汉语与老师及同学间的交流创造良好氛围,在课堂思考和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用汉语,在校园与人沟通时,要求他们尽量使用汉语,力求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学生使用汉语的自觉性,进而提高他们的汉语言运用能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汉语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要以自习及写作课为契机,引导学生多进行汉语文课外阅读,内容可尽可能的广泛,可以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等。根据学生汉语文基础的层次差别,可以灵活选择难度适当的阅读材料。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加强辅导,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文体,结合材料特点给学生讲解阅读技巧,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所阅读材料,根据阅读理解考试的出题特点自己出题,然后自己回答。

      再次,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养成用汉语写作的良好习惯。在学生多说、多阅读汉语文的基础上,接下来,就应该要着手提高学生的汉语文写作能力。这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提高学生汉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面对藏区学生的基础差、阅读及写作能力差的客观事实,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不应是退缩叹息,怨天尤人,而应是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种挑战,积极寻找各种有效途径,克服困难,力争把藏区的语文教学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汉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兴趣,而汉语文的教学过程也一样,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要探索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M].学苑出版社,2008.

      [2]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本文标题:藏族中学汉语教学初探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4747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