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探究

  • 作者: 速读·中旬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991
  • 李清

      摘 要:地理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具体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都能够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一些新的地理知识。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应用乡土地理知识等,也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地理环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等入手;或者也可以借助幻灯、录像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把学生们的思维迅速地带入到一个具体的地理场景当中,直接挖掘出需要教学的内容,促使课堂教学都能够高质高量地完成任务。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境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个体的发展是和主体的自主活动一起结合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理课堂教学如果没有面对全体学生,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的话,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是失败的。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则能极大地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而且还能够唤起学生们的注意,激起他们获取知识、探究课文内容的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则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探究“中国的农业”这一章节内容时,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用生动的图片为学生们的学习创设出一个生动具体的中国农业的情境,既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农业的过去,也能让他们展望中国农业的未来,还能让学生们意识到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农民的出路在哪里等问题。反过来说,假如只是枯燥地讲读一下课文内容,学生肯定是学不下去的,课堂效率自然也就提不上来了。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把生活经验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到日常生活中也是处处有地理知识存在的,能够让他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倍感亲切,拉近和地理知识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讲“气候与房屋建筑”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们回答我校附近一些老屋的建筑风格,大家都踊跃发言,都能说上一些共同的特点,最后再达成共识:民居多以不封闭为主,平面与立面的处理也是非常自由灵活的等,这种建筑风格也是和当地的气候相关联的,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讲解地理知识,也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因此,也利于激发学生们继续学习的热情。

      三、组织实践活动,走进社会情境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做中学”,走出教室主动地到生活环境中去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包括一些实地观察观测、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学生在“做中学”,也不再是死记硬背地理知识,而是运用多种感觉器官,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效学习。了解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们的这种亲历的过程远比追求结果更为重要。因为地理事物过程本身就是知识,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理解、建构,来获得真实有用的地理知识,才能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当中去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利于自己的身心都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例如,在探究“城市空間结构”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有效分工,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调查本地区几个大卖场的生意兴隆的实际状况,然后再分析盈利最多的大卖场的区位条件,学生们也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有的学生从交通条件方面进行考虑,有的学生则从周边居民区分布状况进行考虑,也有一些学生是从周边大卖场的布局数量进行考虑的,学生们也都知道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看待问题,然后再分析其中的合理性因素,这样的教学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去感受地理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并且及时进行探究,有助于学生们的综合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他们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既能发展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创新能力得以提升。地理新教材具有明显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学习地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和理解知识,而是为了实际应用。因此,开展实践教学,需要地理教师结合新教材中的活动篇、技能篇以及研究性课题开展实践活动,让同学们通过调查研究,搜集和比较一些相关的资料,并且从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培养他们的地理能力。

      例如:在探究“东西干湿的差异”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我国降水量分布之间的差异,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们比校“绍兴的砖墙斜顶房、吐鲁番的晾房以及黄土高原窑洞”的建筑形式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再让学生们解释这种民居特点和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联系?这种贴近生活的地理问题,也会让学生们有话可说,学生们的参与率也都非常的高,学习气氛也是非常活跃的。他们各抒已见,不仅解释了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形式,还会影响到人们的饮食、民俗习惯等很多方面。课后,学生们也都感言:原来地理课就在我们的身边,而且学生们也都期待下次地理课还能有更多的问题进行探讨。

      在地理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需要遵循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学原则,这样也便于引发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共鸣,这样也利于激发学生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强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此外,设置情境教学不仅要追求趣味性,还要让趣味问题将学生们的思维激活,让同学们都能够经过一番思考和探究顺利地解决这些地理问题。因此,地理教师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情境创设的真实性,时刻关注自己和学生的生活世界,并且再从中寻找出新的有效的教学素材,以此来促进地理课教学向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探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4747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