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娜
在常态教学中,“教师苦教、學生苦学”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学习者的愉悦。那么,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感悟与体验音乐文化,增强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一、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学导入的作用在于:中断学生的日常经验,唤起其对音乐课的审美注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情感的交流,燃起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渴望。音乐课堂的教学导入就像歌剧作品的序曲一样,结构虽短小,但正是由它引导人们进入音乐的特定情景。一段充满新意而又匠心独具的音乐课堂教学导入,对成功上好一堂课关系极为重大。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久往,学生对所学习的音乐兴趣浓厚,课堂上学生兴致盎然,教者得心应手,学者轻松愉快。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活动的变化的刺激物往往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声有色的多媒体画面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除此之外,我还常常用优美的音乐,生动的故事,脑筋急转弯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很快地平复下课时的兴奋状态,迅速进入课堂气氛。
3.抓住注意的有效时间进行教学
由于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必须创造一切条件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一宝贵时间。我想大家都知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听。
4.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
作为一个好老师他能够用自己特有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上课时,除了要有洪亮的声音以外,教师的语言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在教学时我们应该采取较通俗的、充满关爱的语言,让学生更多的感到老师的和蔼可亲,从而愿意与老师相处,形成对老师的信任,这样他们也就会在上课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中。其次,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只靠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每当在课堂中涉及到一些课外的小知识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加倍地集中。
5.注意出现分散时,适当进行调整
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所以当教学内容长时间的处于同一种状态时,就会出现注意力集体分散的现象。这时,仅靠教师的个别提醒和关注是远远不够了。学生的学习已经缺少兴奋点,他们需要一点新鲜的东西来刺激感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用的较多的一种方法是课中操。这种操花费的时间短,而且简单易学,往往只是拍拍手,或者扭扭脖子,动动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不仅得到了音乐的熏陶,而且还有一个放松的机会。在课中操后,学生往往能重新集中注意,投入学习内容。
二、合理组合教材内容,体现音乐学科的人文性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为此,这一领域教学目标的实现,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和生动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
1.流行音乐进课堂
视唱曲谱是表现音乐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小学音乐知识技能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一定的识谱能力对于音乐教学是必要的,教会孩子们识谱,能使他们的音乐兴趣得以持续与发展,为他们进一步感受和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能使孩子们在课堂上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玩、跳,一旦让他们识唱曲谱,课堂气氛就出现“冷场”。为了激起孩子们的兴趣,我有选择性的把一些流行歌曲引进课堂,融入我的视唱教学中。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流行歌曲都合适,首先曲调要很简单,其次学生要比较熟悉。
2.音乐与姊妹艺术
在欣赏歌曲《多来米》时,为了让学生分享、体验电影音乐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上我安排了让学生观看《音乐之声》电影片断,精彩绝伦的音乐和表演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保持长久的想象和回忆,产生了多种感官的刺激。
三、丰富教学形式, 提高学科教学的趣味性
任何新鲜事物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值得注意的,而有趣的游戏则能调动孩子们的思维,也能唤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儿童的本性是爱玩好动,对单调的音乐知识,他们就会觉得呆板、遥远而疲于接受,那么,通过简单的故事和有趣的情节融音乐与知识于一体的游戏不但能创造一种有节奏、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气氛,又会使孩子们觉得音乐并不陌生,他就在自己的身边。通过音乐游戏不但诱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他们在趣味中提高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同时也看到了孩子们的高兴和满足。
四、合理运用教学评价, 注重课堂反馈的实效性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小学音乐教学往往是由音乐知识、学唱歌曲,音乐游戏中,唱游表演,乐曲等若干环节优化组合而成,而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好些,教师要能注意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优点,给学生适时适地的鼓励、评价。那么有时侯,看似平常普通但确实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语言,可以有效地起到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唤醒学生潜能的重要作用。学生在课堂中从老师的及时评价中得到满足、自信和鼓舞,继而不断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是音乐课堂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要想成为真正的、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就必须在“实”上做文章。相信,通过我们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我们的音乐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