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正效介入支持发展

  • 作者: 速读·中旬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200
  • 周鼎力

      爱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儿童来讲,伴随好奇心的外部行为就是好问和探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如何让幼儿有探究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能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获取知识和经验,我认为教师应把握介入契机,适时支持幼儿非常重要。

      一、学习故事,转变我的评价观念

      美工区里,几个小朋友们正用五颜六色的皱纹纸聚精会神地制作自己的花儿,乐乐突然站了起来,一溜烟地跑进了卫生间。过了一小会儿,只见乐乐拿着湿漉漉的皱纹纸边走边在挤水。“老师,老师,快来看呀,五颜六色的指甲,漂亮吗?”乐乐举着双手兴奋地喊叫着。看着她充满期待的目光,我及时对她的发现进行了肯定,“哟,五彩的指甲,真漂亮,你是怎么发现的?”得到了我的肯定,乐乐干脆站了起来,一脸得意地左右左右地摇晃着自己的小手,像是在向小朋友炫耀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呀?”“乐乐怎么会有五颜六色的指甲油呢?”“指甲油是从哪儿来的呢?”“……”一时间,小朋友们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在传统模式中,评价被设计成用来强调缺点的模式。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不完善的,因此,儿童“不会的或是容易犯错的”领域就成了教育者最关注的点。如传统模式的评价在此时可能会提醒乐乐:“乐乐,请不要大叫,这样会影响其他人”“乐乐,请先完成自己刚刚的作品”“……”乐乐是一个坚持性不够,注意力容易转移的孩子等等。

      而学习故事的另一种评价是一种强调长处、强调促进心智倾向的模式,它的切入点从“找不足、找差距”转变为“发现优点、发现能做的和发现感兴趣的”,它所关注的是儿童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不能做什么,这样能够清楚地展现儿童的长处和兴趣。因此,此时此刻我认为,原来的计划并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孩子们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应该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思路,把握介入的时机,在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借助乐乐的发现,激发幼儿对探究的好奇,让幼儿对探究充满兴趣和期待,从而让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识别分析,有效解读幼儿行为

      无论什么样的观察活动都可以让观察者获取大量的信息,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获取的信息,其价值是不同的。因此,观察者首先应根据观察目的,选取合适的观察角度,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针对乐乐发现的问题,我仔细进行了分析,希望用“学习故事”了解幼儿正在做的事情,解读孩子的行为、判断兴趣倾向等学习品质,从而使这些信息成为支持幼儿探究的主要依据,激发幼儿深入科学探究。

      乐乐从活动中突然中断,拿着皱纹纸走到卫生间并浸湿,说明乐乐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孩子。乐乐兴奋地喊叫,说明她对这一发现有了极大的兴趣,而后小朋友注目地眼神,纷纷地议论声,都证明了大家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好感。从他们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他们期待着能够找出原因。

      于是我抛出问题,“乐乐,你能告诉大家五彩的指甲油是从哪儿来的吗?”“恩!”乐乐沉着又自信地大声回答说,于是把刚才的经过指手划脚地说了一遍。“你们同意乐乐的说法,皱纹纸碰到水就会褪色吗?”我让小朋友把自己的猜想记录在纸上,请他们自己去研究发现:是不是皱纹纸遇水后就会褪色。结果证明:乐乐的说法是正确的,并且每位幼儿都为自己染上了五彩的指甲油。教师借助真情实景提出了新的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探索,充分调动了幼兒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探索活动中学到了科学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材料支持,助力幼儿探索验证

      科学探索活动不像角色游戏、建构游戏那么富有变化,也不像美工区活动那么富有创造性和自我满足感,所以我们在材料支持上更应该关注幼儿最近发展区,根据幼儿的近期兴趣点投放材料,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拓展幼儿的思路,使他们能在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

      早上,乐乐拿来了一个罐子,“老师,这是妈妈烧饭的淘米水,我想带来试试看,淘米水能不能让皱纹纸褪色。”“好啊,你过去试验一下。”乐乐的话引起了旁边几个小朋友的兴趣,她们兴冲冲地跟了上去。在看到乐乐带的淘米水能使皱纹纸褪色后,她们也开始了各种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待研究的物品,如:胶水、饮料、米汤、浆糊、羹、果冻等。听完孩子们的讨论,老师迅速准备了幼儿提出的诸多物品。“大家想到的东西到底能不能使皱纹纸褪色,老师也不知道,你们想试一试它们到底行不行呢?”孩子们兴致勃勃尝试了起来。不一会儿,他们就争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师。这次显然比刚才猜想的要具体、正确得多。例如:有的孩子发现水、饮料、米汤很快的能使皱纹纸褪色;有的孩子发现浆糊、果冻虽然能使皱纹纸褪色,但是速度比较慢;有的幼儿进行了新的尝试,发现唾沫也能使皱纹纸褪色等。还有的幼儿甚至又提出新问题:是不是所有有色彩的纸遇到水或浆糊后都会褪色呢?用水粉颜料和面巾纸能制作皱纹纸吗?看来,这活动还真一时停不了呢!

      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定位在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不仅观察幼儿的探究操作过程,也激发幼儿探究操作兴趣;不仅观察分析幼儿内心的真正想法,把握幼儿的真是需求,还能适时介入,提供指导;在于幼儿的交流过程中,借助乐乐的发现,引导幼儿继续探究发现,更让幼儿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这些做法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探究环境,为幼儿的操作提供的适当的平台、小步调的支持,使得幼儿真正在探究中小学,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获得发展。

      本文标题:正效介入支持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56199.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