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 作者: 速读·中旬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1896
  • 张小庆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政府部门提高了对教育部门的要求,因此这也就需要教师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完成对学生的教学工作。如创新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主动学习数学,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要设计与数学相关的数学游戏活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育

      数学课堂,是相对于其他课程更为枯燥乏味的课堂,因此,这也就要求数学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数学成绩。其中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育就是以小学生作为主体,让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数学知识,强化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备课过于死板

      由于传统教育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常常是以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作为基准,忽略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进而导致教师备课过于死板,使许多小学生常常出现偏科,厌烦数学现象的发生。

      1.2课堂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

      由于教师备课内容过于死板,这也就使课堂上更多地会出现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小学生汲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也会阻碍学生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降低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另外,课堂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以及教学设计不合理,都会降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

      1.3作业安排过于沉重

      一般教师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并掌握当堂课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常常会在课下以及家庭作业中安排过多的学习任务量,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堂中学习的数学知识,还要巩固过去学过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要预习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而导致小学生少了更多的课外活动时间,一点点地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1.4缺乏评价体制

      目前的评价体制一般是教师安排并告诉学生如何填写,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观点想法,进而导致教师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并且无法及时地观察到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变化需求,进而降低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建议

      2.1实现教师备课方面的创新

      教师要做到备课创新,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创新课程设计。如,教学目的要有一定的改变,从过去单一的学会转变为教育学生如何学会;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将过去学过的知识与即将学习的知识相同的部分结合在一起,并有引导性得提问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进而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同时,也要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使教师真正地走进学生,并引导学生可以自主发现数学知识等等。

      2.2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

      课堂教学方式中实现创新,主要是通过以学生作为主体,使学生可以自主加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获取数学知识,进而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因此,为了实现创新教育,教师就要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勇敢地探索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心理。另外,小学生也是具有极强的好奇心,这也就需要教师也要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数学问题,启迪并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探索数学答案,进而达到教师备课的目的。如,一题多解。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有效地发挥合作学习的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和学习的意义。

      2.3实现作业设计的创新

      虽然安排数学作业,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数学知识,但是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出现偏科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应该适当地安排具有创新性的数学作业,使数学作业的形式丰富多样,培养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等,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

      2.4实现评价体制的创新

      过去的教学评价体制,更多的是以教师的思想内容作为主体,因此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不仅降低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同时也导致教师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那么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数学教师应该设计于小学生心理特点相符合的评价体制,并以伙伴的方式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想法并观察学生的变化,有目的性地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欲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地全面行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導致许多教师在课程安排上常常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感受,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因此,这也就需要教师正确地认识自己并改变自己,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情境,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赵玉花.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2]张家骞.提高教学质量,必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01).

      [3]李国洪,周体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01).

      本文标题: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6102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