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远
  一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喝鸡汤的,日见其多。甚至,有些人喝鸡汤,几近于家常便饭。
  我家就常喝鸡汤,一年365天,很少间断。
  不料,有天中午,小孙子,捧著碗鸡汤,咧嘴,皱眉,很无奈的样子。我问何故?他说:“太腻,不想喝了。”
  明白。凡事有度。鸡汤喝多了,也腻。
  那么,心灵鸡汤呢?
  二
  “磨刀不误砍柴工”,是句俗语,也是常识、真理。
  然而,只有樵夫,感受其底蕴,深中肯綮:把刀磨得飞快,砍柴,才会事半功倍。
  有的人,视工作为硬指标,而把读书学习当软指标,以至忙起来,便只剩了“硬”,没了“软”。末了发现,工作盲目,且忙乱,没一件出彩的。教训是:学习不够!
  于是,不能不回头补课———向樵夫求教。
  三
  有些人,常常叹息:“唉!活得真累!”
  分析原因,对号入座,方有望“不累”。
  总被别人所左右,处处被动,疲于应付,没有主见,缺乏“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的勇气,焉能不累?
  日常之事,太过复杂,不会过简单生活,加之,为人处世,繁文缛节,没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境界追求,不累才怪。
  四
  龙应台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知识分子的职责,就是提出问题。”
  她这话,我赞同。
  知识分子著书写作,就说写杂文吧,揭示问题,论其危害,分析其产生原因,就得。至于问题如何解决,那是“另外一批人该做的事”,比如执政的官员,或其他方面的实践者。
  因为,人的擅长不同,职责各异,不宜苛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