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把东条英机送上绞刑架的中国人

  • 作者: 今古传奇·双月号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7218
  • 梅汝璈说:“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把日本軍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我们要奋发图强以雪耻”

      1946年,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获得了一个法官名额,国民政府选中了梅汝璈。

      国民政府决定选派梅汝璈代表中国参加东京审判,不仅是因为他对英美法系的精通,更是因为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梅汝璈是当时中国最出色的法学家之一。1904年,他出生于江西南昌。12岁进入清华学校,20岁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学校毕业,远赴美国,24岁就取得了法学博士的学位。1929年他回到中国,任教于山西大学法学院。

      梅汝璈接受的是西方正统的法学教育,他没有像有些学者那样一味鼓吹欧美。他曾严肃地告诫自己的学生:“清华大学和山西大学的建立都与外国人利用中国的‘庚子赔款有关系,其用意是培养崇外的人,因此我们必须‘明耻,耻我们的大学现在还不如西方的大学,我们要奋发图强以雪耻。”

      决意用法律为自己的国家取得迟到的正义

      1946年3月,梅汝璈抵达东京,准备作为战胜国的法官之一参与东京审判。3月29日,在东京的街头,他偶遇了顾毓琇。

      顾毓琇是一位学贯中西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郑重地赠送了一把宝剑给海汝璈,说:“你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到侵略国的首都来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

      按理说,日本法西斯的兽行令人发指,给那些日本战犯应有的惩罚应该是很顺利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列席审判的11个战胜国中,一些国家的本土并没有遭受日军的侵略和屠杀,因此对日本战犯的罪行没有清醒的认识,态度也显得暧昧不清。美军的统帅麦克阿瑟,对日本更是有偏袒之意。

      刀不砍在自己身上,是永远不知道痛的。国家之间,亦是如此。对一些置身事外的外国法官而言,中国人的命,似乎没有那么重要。印度法官巴尔甚至要求宽恕所有战犯,全部无罪释放。

      不遗余力地将松井石根、东条英机等7名日本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开庭之前的座次问题令人愤怒。1946年5月初,各国法官召开预备会议,对法官的座次问题进行讨论。担任审判长的是澳大利亚法官卫勃,他想让与自己关系较好的英美两国法官坐在身边,于是将中国法官的座次排在英国之后。

      梅汝璈当即提出抗议:“我拒绝接受这种不合理的安排。在日本的侵略战争中,中国受侵略最深,抗战最久,牺牲最大,而英国却一味地忍受和投降,中国绝不能接受排在英国之后,我认为中国政府也不会同意被安排在英国之后!”

      梅汝璈寸步不让,不惜脱下了法袍,以退出谈判表示抗议。在经过各国法官的表决之后,法官座次按各受降国签字顺序安排。

      在审判中,梅汝璈强烈要求对日本天皇裕仁进行审判,却被麦克阿瑟以《波茨坦公告》为借口拒绝。其他国家的法官对战犯的死刑问题也多有争议。梅汝璈明白,只有铁证如山才能说服这些法官。他和助手几乎是不眠不休,夜以继日地整理日军残害中国人的证据。他告诉助手:“土肥原贤二和松井石根两战犯,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若不能严惩,决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唯蹈海而死,以谢国人。”

      在梅汝璈和助手的努力下,最后法官投票,以6:5的微弱优势将松井石根、东条英机等7名日本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梅汝璈说:“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责任编辑:王文彩;参考资料:《东京大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梅汝璈日记》《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年6月1日;作者:何明、罗锋)

      本文标题:把东条英机送上绞刑架的中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98436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