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心情日记宝宝丫语
日记内容页

为什么日本孩子没有自己的学习房间

  • 作者: 涓涓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2-06-20
  • 阅读433
  •   在日本留学期间,我常到一些日本朋友家里做客,久而久之便发现,很多日本家庭都没有专门供孩子学习、读书的书房,即便家里有书房,也是给大人们专用的。孩子平时读书学习都在客厅等公开空间里进行。刚开始,我并不理解日本家庭这种“不以孩子为先”的做法,没有书房,孩子学习多不方便呀。

      直到后来,我听了导师安藤先生对此所做的解释,才恍然大悟,并且非常赞同。

      安藤老师说,家里不给孩子专门的书房,恰恰是为了孩子好。

      首先,一家一般只有一个书房,给孩子了,父亲下班后就只能在客厅里度过。又因为客厅是公开空间,父亲没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就不能静下来看书或从事其他工作上的事情。而妻子一般都正在厨房里忙碌着(日本妻子很多都是家庭主妇),完全没工夫搭理自己,因此他们大都只能选择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打发时间。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一回到家里就看电视的恶习。

      人总是坐在电视机前,时间一长,就会显得很疲倦、没精气神,甚至不愿多思考。这会让孩子对父亲的体谅和尊重感慢慢消失,孩子会觉得父亲回到家里,只知道看电视,父亲的权威性在孩子心中便会跟着下降。

      其次,如果给孩子一个专门的书房,父母们以为孩子会在里面好好看书学习,但实际上很多孩子正好借用书房的庇护,关起门来以学习为幌子,躲在里面偷偷玩,而这些父母则无法监督。

      再次,容易使孩子养成在家庭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因为很多家长都会等饭菜上桌后,才叫书房里的孩子出来吃饭,这样孩子便无法见证父母准备饭菜时的辛苦,不珍惜来之不易的饭菜,反而觉得自己最重要——“如果我不出来,家里就开不了饭,全家人都得等我”。

      安藤还进一步解释说,其实,以上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孩子一旦有了书房,则非常不便于他们与其他家庭成员,特别是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因为很多孩子吃完饭后便会立即说:“我去书房看书了。”与父母也不多说话,沉浸在自己的小屋里,时间一长便造成与父母之间的代沟。

      而把书房让给父亲,情况则变得好很多!

      第一,父亲回家后便可以到书房里好好休息一会儿,在独立的空间里,父亲可以阅读自己想读的书,或者完成尚未完成的工作,当孩子看到父亲下班还在书房里看书、忙碌时,自然就会产生“爸爸真辛苦、真不容易,我要好好努力,不能让他失望”的感觉。同时,父亲还给孩子树立了终生学习的好榜样。

      第二,孩子养成在客厅等公共空间里读书、学习的习惯,非常有助于他们走向社会,在任何公开的集体办公环境里高效地完成工作。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一上班就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室。”

      最后则是非常利于家庭和谐、温馨气氛的形成。

      看似不以孩子为先,不替孩子着想,实则是处处在替孩子着想,日本孩子无书房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本文标题:为什么日本孩子没有自己的学习房间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diary/19360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