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记标题
  • 作者
  • 阅/评
  • 日期
  • 197/0
    2022-09-26
  • 儿子入读香港国际学校,相当于本地中学五年级,需要参加中学会考,而会考成绩会影响两年后报考大学的成功机会。发榜当天,我正在电台主持直播节目,儿子把成绩短信给我,我瞥了一眼,把它转发给丈夫,继续忙。三小时后,做完节目,短信收件箱留言爆满,都是祝贺儿子考得好成绩…[浏览全文]

  • 200/0
    2022-07-29
  • 周五,天晴热,这几天我又看上了书,目下手头是一本叫《室友》的貌似关于青年人生活的小说,嗯,这些畅销书大多会找个热门的主线比如破案作为噱头吸引人们的视线,写的文字和风格则另行其事,这本书同样如此,看着人物的感觉和日常非常鲜活,迥异于很多作家的只会讲故事和老气…[浏览全文]

  • 147/0
    2022-07-29
  • 喜欢王祥夫的散文《母爱》,文中有一段喝酒的描写让人感动:“我才喝了三盅,母亲便说,喝酒不好,要少喝。我就准备不喝了。刚放下盅子,母亲笑了,又说,挺长时间没回来了,就再喝点。我又喝。才喝了两盅,母亲又说,可不能再喝了,喝多了吃粥就不香了。我停盅了。母亲又笑了…[浏览全文]

  • 131/0
    2022-07-29
  • 我认识的这个朋友有时候到处乱跑,纽约、香港、荷兰、意大利……几乎也不工作,不知道他靠什么谋生。拍电影没有红起来,写剧本也不是很有名,写小说也没出版过。但是他一直活得蛮好。拽拽的样子。后来他大半的时间就居住在大理。在那里花了很便宜的钱,买了一个两层楼有大露台…[浏览全文]

  • 167/0
    2022-07-29
  • 挤公共汽车上班的人,许多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你等哪一路公共汽车,这路公共汽车偏偏就要姗姗来迟。这种埋怨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你有空,可以去公共汽车站留心听听,很容易就能够得到验证。经济学家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不过也只是在最近,明白它是人们“损失厌恶”心理的…[浏览全文]

  • 164/0
    2022-07-27
  • 20岁刚出头时,我有一段时间特别焦虑。彼时听说有一种“25岁魔咒”,就是当你25岁的时候,人生就会基本定型,甚至能据此想见几十年后的生活。就像紧箍时刻箍在我的头顶,每每念及这个魔咒,头痛欲裂。所以,必须拼命做出点什么,尽可能比同龄人更早“出任CEO、嫁给高…[浏览全文]

  • 232/0
    2022-07-27
  • 最近,朋友聊起对烘焙感兴趣,很想去上海报个国际烘焙班学一下,一看学费需要5000元,她觉得太贵了。可是她先生說:5000元学个技能你还觉得贵?你这么喜欢烘焙,烘焙给你带来了多少乐趣?去跟更好更专业的人学一下,你的进步会很快的,这不是钱能衡量的。她细想,有道…[浏览全文]

  • 520/2
    2022-07-27
  • 讨价还价,是日常生活里的一门艺术。然而,买卖双方,必须“旗鼓相当、斤两相等”,才能生出趣味来。卖者开出了一个价格,买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地做出适当的反应。有时,夸张地以惊天动地的声调喊道:“哇,贵得离谱!”有时,冷冷地以事不关己的语调应道:“这货,哪值这…[浏览全文]

  • 226/0
    2022-07-26
  • 黄伯伯已经九十多岁了,头虽秃,但身体健壮。衣着随便,永远是白恤衫黑长裤,看起来像个退休的穷书记。每天早上散步六英里,人家见到跟在他身后的那穿白制服司机驾驶着的那辆劳斯莱斯,才知道对他印象错误。和黄伯伯在一起聊天,发现每次有少女走过,他的视线不落在她们的脸或…[浏览全文]

  • 133/0
    2022-07-26
  • 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了经济独立,独立之后的她们,是怎样生活的?关于女性独立生活,以前有个命题是“娜拉出走后该怎么办”,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结论十分悲观,“堕落或者回来”。在娜拉的时代,这恐怕是实情。将近一百年过去之后,鉴于女性经济状况的改善,娜拉出走已经不是…[浏览全文]

  • 130/0
    2022-07-26
  • 游泳,是一个朋友教我的。在他家的游泳池里,他开始教。“來,放松,假装自己死掉了,浮在水里。”他说。我照做了,脸朝下,泡在水里。我的眼睛闭着,耳朵却闭不了,听到水底的声音,很安静。“睁开眼睛。”他说。我睁开眼睛,看见蓝蓝的水、蓝蓝的池底。我从来没有在水里看过…[浏览全文]

  • 131/0
    2022-07-25
  • 当你谈到美食时,谈的其实是你的生活品位和态度。梁实秋在《雅舍谈吃》里写道:“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正如他所说,食物这东西,不求吃多,只求吃对。美食重在食物的质,而非量。在熊爷眼里,一个对食物不讲究、只求饱腹而不思精致的人,在生活上也是个没有品位的人。知名作…[浏览全文]

  • 141/0
    2022-07-25
  • 佛雅姑妈和她的苏菲猫总是形影不离。事实上,佛雅姑妈没有孩子,苏菲猫对她来说就像亲生儿女一样。苏菲猫也确实不同寻常。它能够洞察佛雅姑妈的心情,知冷知暖,善解人意。佛雅姑妈晚上睡觉如果脚冷,它会爬上床蜷曲在她的脚边。佛雅姑妈常常称呼它为“热水袋”。佛雅姑妈的听…[浏览全文]

  • 138/0
    2022-07-25
  • 最近,好多美国媒体都报道了一件发生在新年夜的事。住在密歇根北部的Bob大叔是一个农场主,新年夜他只能独自在家度过,因为虽然他有一个女儿,但早已成家立业。而他妻子为了照顾痴呆的父母,最近也搬去了父母家。家里只有一条叫作Kelsey的5岁大的金毛犬,陪他跨年。…[浏览全文]

  • 143/0
    2022-07-25
  • 门将在把守大門时,是靠猜、靠瞎扑,还是靠科学呢?怎样使扑住球的概率更高?有的球队和队员为此费尽心机,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经济学家阿扎尔也对扑点球饶有兴趣,他对扑点球这件事做了一项前无古人的研究。根据计算,他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如果门将待在中路不动或稍微…[浏览全文]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