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1/108110
    2015-08-27
  • 项城第一村——刘桥项城老县城(今秣陵镇)西关外路南有个小村子叫刘桥,因为这个小村子紧靠老虹河故道,河上建有桥,村子里多刘姓,村以桥名,就叫刘桥。以“桥”冠命名再以姓氏的村子天下多了去了,仅项城就有二十八个,没有什么值得稀奇的。可是秣陵镇刘桥这个小村子倒值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7734
    2015-08-27
  • 厥貉厥貉,古地名。《春秋》载:“鲁文公十年(前617)楚子蔡侯次于厥貉。”注曰:厥貉当在今河南项城境。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标在市境西南部,具体地点无可考据。为什么会有这个地名呢?先看一段历史故事。自管仲佐齐桓公九合诸侯,齐国开始称霸中原。齐桓…[浏览全文][赞一下]

  • 2/102871
    2015-08-26
  • 回顾经典,本山大叔犹忆封存,回顾容颜,本山大叔年逝古稀,回顾笑声,本山大叔依旧搞笑。仰天长叹,本山大叔不在风光,与岁月长河赛跑,本山大叔停住了脚步,与时代潮流随奔,本山大叔放缓了步伐。他是时代宠儿,它是时代标志,回忆经典序幕,本山大叔依旧风采。赵本山一生可…[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4308
    2015-08-22
  • 《石中花》一我不知道是否是所有人的共性,还是只是我一个人的特性。我想这是我的特性吧!我总是处在迷茫中,惶惶不得终日。偶尔有些明目,却也不得持久,过了一两次又回到迷茫中,我想,我是迷茫的产物吧!也是昨日美好回忆的儿子。我也有目标,也有理想可总是得不到家人的认…[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22486
    2015-08-18
  • 踏出国门随着冉冉升起的旭日,踏着薄薄的晨雾,我们一家与北京的九位游客,乘车早早的来到了中缅边境218国门前。大家争先恐后下车,纷纷来到国门和界石碑前留影拍照。几名身着五颜六色傣族服装的美丽少女,毫不怯色地跑过来,热情友好地邀请我们与她们合影留念,并毫不客气…[浏览全文][赞一下]

  • 1/123123
    2015-08-18
  • 神秘的雾灵山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城北的雾灵山,是北方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它镶嵌在太行山山脉西北端,不仅有魅力迷人的大自然景观,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且更富有悠久的历史。那大山的神奇、溪水的清澈、迷雾的朦胧、云彩的多姿,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天然画卷,令人赞叹令人神…[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23451
    2015-08-18
  • 古冶草根人参观潘家峪正值抗战70年前夕,古冶草根文化人一行进行爱国文化教育,组织参观了潘家峪纪念馆和惨案遗址,闻名全国的潘家峪座落在丰润、遵化、迁西交界处,三面环山,秋季正是葡萄收获的季节。一同前行的有剪纸传人刘江、剪纸爱好者宋瑞芳、书画爱好者王静秋、王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25110
    2015-08-16
  • 距开往山东的火车还有三个多小时。在这里,洛阳。这里的一切都还好。刚刚路过火车站,我正满脸得意的走着。左看看右瞄瞄,瞄到路边有位女人。她的嘴里衔着根烟,烟气袭人,与此同时她好像也观察到了我。她上前来,问我:找小妹不?事后回想一下已记不得她是用哪儿的话问我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22815
    2015-08-16
  • 小时候,我是一个很没有主见的人。是的,即使到了现在我仍不算是个做事很坚决果断的人。正因为如此,我才想,一定要把自己的失败的经验告之天下人。让他们莫走与我同样的道路。刚读高中的时候,我心里一直想着要读文科。因为我除了语文好之外,我的强项是记忆能力强。背东西非…[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8823
    2015-08-13
  •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已走了很久,周围不是沙土就是长天。我走到今日,才虚晃晃地看见远处有一抹灰影,近了才发现是一株小红柳,已是一副生息也无的模样。焦灼的日光透过红柳枝毫无阻碍地直射下来,那底下却还坐了个人,身形同那红柳枯枝一样,赤身裸体一副天衣的行头,头上九…[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7217
    2015-08-12
  •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已走了很久,周围不是沙土就是长天。我走到今日,才虚晃晃地看见远处有一抹灰影,近了才发现是一株小红柳,已是一副生息也无的模样。焦灼的日光透过红柳枝毫无阻碍地直射下来,那底下却还坐了个人,身形同那红柳枯枝一样,赤身裸体一副天衣的行头,头上九…[浏览全文][赞一下]

  • 10/102377
    2015-08-11
  • 疲倦的一天今天是我从事新工作整整一个月的日子,只想放声大哭!今天早上起床时就觉得分外难受,浑身不舒服,不只是因为睡眠不足还是晚上没有盖好被子,总之就是肌肉酸软无力。来到公司后,连话都说不出来。嗓子干疼地要命!一连喝了几大杯开水,感觉仍没有什么起色。更让我难…[浏览全文][赞一下]

  • 6/96944
    2015-08-10
  • 新工作不知不觉离开榕树下已经有半个月了,心里一直空荡荡的。看着比我晚入行的伙伴们人气呈指数倍地增长,心里就更不是滋味,觉得自己一无所成还真是有个人原因的。今天在这里就聊聊我的新工作!我不愿抱怨自己的工作,更不会批判自己的领导,因为这个社会讲究的是一个“忠心…[浏览全文][赞一下]

  • 14/110925
    2015-08-07
  • 于是乎诗文集《我的世界观》出版了继作者于是乎(网名老榆树)的小说集《牛耕田三部曲》之后,于是乎诗文集《我的世界观》(上下册)也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封里的“作者简介”是这样写的:于是乎,男,山东省莘县人,1939年出生,上过五年学,当过三年兵,转…[浏览全文][赞一下]

  • 1/112827
    2015-07-30
  •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散文诗)第一声知了的鸣叫,表示着夏天打响兵临城下的攻坚战开始了。紧接着蝉声开始大规模集结,把一座座城市攻陷。知了叫,署天到。和其它季节不同,夏天是有声的,燥热袭人,蝉声热辣,燥热在蝉声里发飙,蝉声在燥热里发酵。那情形就好似风助火势,火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1789
    2015-07-30
  • 与旧书的神往我在家里有一个自已的空间--书房。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我就蜗居在那间狭小的空间里。房间已被我逐渐买来的书籍塞满,快占领了不足7平方米的房间,这才发现,进入房间只有仅供我弯腰侧身搬动挡在前面的书籍,才能找到自已所需的资料。被岁月搁置得太久,摞得越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2069
    2015-07-30
  • “抄读”之趣抄读,古人读书时的方法之一,“眼过千遍,不及手过一遍”。抄读,历来是读书人的传统。苏东坡《与程秀才书》信中说道:“儿子到此,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抄书之所以比成暴富,真是读书人的所幸,比叫化子要到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0060
    2015-07-24
  • 《卖花女》黄浦路,是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这条路南北走向,不太长,车辆量不小。可能是因为南临繁忙的中山东路,所以,路口的红灯时间设置足足有一分多钟。每次经过这条路,车辆都要等上不短的时间。近段时间,在拥堵的车流中,经常看到一个卖花的人。她每看到车子停下来,就…[浏览全文][赞一下]

  • 1/107206
    2015-07-23
  • 中国文化深邃久远,中国文化灿烂辉煌,回眸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回眸历史“我”铭记于心,祖宗留给我们的是文明,祖宗留给我们的是见证。看到画面憾入人心,看到画面古典优雅,古人智慧就是财富,古人智慧就是结晶。古人是就是先驱者,古人就是探路者,他们足履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2387
    2015-07-22
  • 永远的灞陵桥揽胜诸人,无论是在深秋,还是在初夏,只能在传说中的桥址堤口处,望着铺就两岸的水泥桥板,听讲解人勾画桥的原貌,口传越千年的挑袍逸闻,和诸多另存的信息链接粘贴,而浮想联翩吧。春水荡漾,秋波依依,因为关帝庙虽存,旧石桥却已经湮没。堤柳逢春,却又深秋,…[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