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四节在备战高考的日子里--3离高考的日期越来越近了,重庆七中召开高考前的誓师大会,把毕业班的同学们努力学习,顽强拼搏的大无畏精神再次激发到一个新的高度。同学们都知道五四青年节是新中国青年人最重要的节日,学校领导决定在这一天召开毕业班高考前的誓师大会…[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章第四节在备战高考的日子里--2春节过去了,山城的天气逐渐暖和起来,临行前几天,冬姐又特地带着我们到化龙桥探望四姨娘和四姨夫,并送上从北京带回来的礼物。这时,个子高高、脸色黝黑的鑫全表哥也正好回家歇息。那时候他己経是重庆市青年足球队员,穿着一身运动服显…[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章第四节在备战高考的日子里--11960年的冬天来到了,山城的冬天雾气很大,早晨,学校上空大雾弥漫雾气茫茫,一直延伸到嘉陵江边,七中附近的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不少校舍、教学楼都淹没在茫茫的晨雾中。吃完早饭后,同学们簇拥着向敎学楼走去,虽然穿着厚…[浏览全文][赞一下]
三年前,当我刚刚起笔要写自己回忆录的时候,曾经顾虑重重,最大的担心就是没有写作经验,害怕因为自己不丰富、不华丽的词语写完后会闹出笑话来。我的学生说,老师你写的是你自己的经历,不要在乎语言是否华丽,真情实感的表露更感人。在他的鼓励下,那本回忆录才得以开始。当…[浏览全文][赞一下]
任何形式的书写都意味着以文字凸显作者理解事物的过程。毫无疑问,我写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字,对四十多年前在那场生命大迁徙中的一个群体生活岁月的回望和梳理。写作过程中,我脑海里始终萦绕着哪些场景:刘国英因腹中无物而晕倒;黄丽萍抱着鞭子站在寒风中看护羊群;许丽趴…[浏览全文][赞一下]
有一天晚上都快十点了,大伙还听呢,我们女知青的头,陶秀云就跟大伙说:“闭它睡觉吧,人们都困了,明天早晨起来还要干活呢。”于是,就关了收音机睡觉。可刚躺下不大一会,就听许丽说:“这天是咋地啦,刚躺下咋就亮了呢?”王淑杰闭着眼睛说:“许丽你准是又睡糊涂了,这才…[浏览全文][赞一下]
从乌沁吐鲁回来后,就开始打场了,现在我们开始使用机器打场,打得又快又干净。再也不用我们跟驴似拉着石磙子转圈了。那年秋天粮食大丰收,场院里到处都是粮食,我们这回不愁没吃的了。有一天下午,我们正在场院里打谷子,就见队长笑嘻嘻地冲我们喊:“大伙都进屋里来,有好事…[浏览全文][赞一下]
1977年的秋天,我们下乡来到农村两整年了。此时的我们已经没有了一丁点城市青年的模样,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老农。我们不再穿喇叭裤和紧身小褂,和村里的姑娘一样,穿又大又肥的宽裆裤。冬天穿开花棉袄;棉裤腰都到胸口窝;放羊放牛的羊倌牛倌们,冬天都穿着大棉鞋,或者是毡…[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们下乡的第二年种地的时候,有一天,我们正在地里打磙子。打磙子就是把刚种完的地用鸡蛋型的石头(农民叫它磙子,椭圆形石头做的)夯实,土话叫打滚子,也叫压磙子。通常都是一个毛驴拉着两个石磙子顺着垅沟往前走,后边跟着个人赶着毛驴。可那时候地多驴少,而种完的地又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栽树回来,我们原以为能歇歇,可没过两天就下雨了,这下可真就应了那句“人忙天不忙,早晚有一场”的老话。每年都是春耕,今年可好,都快到五月节了,才下雨,简直成了夏耕。但不管怎么说,总算能种地了。这下可把人们忙坏啦!男女老少,大人小孩,全出动了,连学校的学生都放…[浏览全文][赞一下]
头一年的秋天,公社和矿上联合给我们盖了新房了,同时还建了厕所和一个篮球场地,从此我结束了在“露天厕所”解手的历史。好像两个问号似得篮球架子立在那篮球场上,成了我们每天傍晚都离不开的地方,离不开那球架子的还有牛和驴等牲畜,他们会靠在那根粗柱子上蹭来蹭去,牵着…[浏览全文][赞一下]
1977年春节刚过,我们来到煤矿二井,往火车站的站台运煤,开始头几天,用大马车,我们跟车装卸。我还记得,大伙装车都跟抢钱似得,恐怕没有自己那份,没有自己那份可不行;看着车装满了还争着跟车去卸。为了一车补助一毛钱,男知青赶车使劲跑,跑的啥样别说,最后把车厢板…[浏览全文][赞一下]
收完秋,地里的粮食都进场院以后,公社会召开庆祝大会。而我们青年点也要庆祝,那就是会餐。那是我们来乡下的第二个秋天,这次会餐我们杀自己养的肥猪和羊,并且自己动手,仿着村子里女人的模样灌猪肠子,熟了之后也用手拿着很长一块用嘴咬着吃,虽然那种吃法看着有点粗俗甚至…[浏览全文][赞一下]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不久,从广播里传出了打倒“四人帮”的消息。刚听到的时候,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生怕听错了。还是后来听了李书记的报告我们才相信了。其实李书记也大字不识几个,也就是开会的时候装装样子,念念报纸啥的,平时跟大伙说话也是粗声大气的,只是与…[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毛主席逝世后不久,震天动地的秋收大会战就打响了。当时我们也知道,虽然毛主席逝世了,可党中央还在,太阳也还会照样出来,我们还要继续生活。我们那时候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毛主席的遗志,把社会主义建设推向前进,将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具体到每个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转眼间1976年的秋天就要到了。也是从那年开始,我们青年点有了自己经营管理的试验田,我们种的粮食品种多着呢!我记得有:高粱、玉米、黄豆、谷子,还有小杂粮,像什么豇豆、小豆、黏黍子,也就是包豆包用的。真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俨然就是一个生产小队。说到生产队,要种…[浏览全文][赞一下]
刚打完羊毛没几天,我又被领导安排到厨房做饭去了,搭档也由原来的卢秀荣换成了孙桂枝。要离开那些羊了,那天早晨我比往常起的还早,我要和它们告个别呀!我刚走进羊圈,那些羊就好像通人气知道我要离开它们似得,一个劲冲我“咩咩”地叫唤,有好几个还围上来,用羊头亲昵地往…[浏览全文][赞一下]
难熬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一转眼春暖花开,我们放羊的羊倌也迎来了一年之中的黄金时节。此时小羊们也都长大了,而大羊也不在这个季节里生小羊。漫山遍野,蒿草多高,每天羊都吃得饱饱的,然后趴在那美美地享受着大自然带给它们的快乐。我现在告诉你,当时我们放的是我们青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对于上山放羊,有的人就说了,那有什么难的呢?不就是羊倌吗,又不是人官;再说,羊自己有腿有脚,也不用人背着抱着,赶到山上一撒就行了呗。其实我跟你说,说这话的人那是他不知道放羊的苦,有的时候还真得抱着羊放。说到这里,她发现我睁大眼睛看她。就问我:“咋地呀?你还…[浏览全文][赞一下]
秋去冬来,我们迎来了在农村最难敖的日子。冷,是我们这些冬天在温室里长大的男女知青们的又一种痛苦折磨。我们有时候后半夜冻醒了,就会两三个人一个被窝里睡,那种感觉,就连现在想起来都感到十分温暖,真的是比亲姐妹还亲呀!那种亲情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可要说到让我们女…[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