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55140
    2020-06-17
  • 我们小区的树多,蝉亦自然多。这一个动物,一个植物,它们相互相生。蝉需要树的支撑,树需要蝉的喧嚣,就构成了大自然颇具生气的景象。昨日,物业管理处的陈主任来我院子里告知,说有人投诉我养鸡。为此,我特意找上门去,一是赔礼道歉,二是问问到底是哪些方面干扰了人家,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1829
    2020-06-16
  • 在一个人的生活当中,有时候一些事当时看似觉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经过岁月的冲刷和溶蚀沉淀下来之后,偶尔拾捡起来仔细想想仔细看看仔细瞧瞧,这时,你会发现那些当时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给人些许很深的感触和感悟。记得是在我当知青的时候,我们知青点的成都知青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5471
    2020-06-15
  • 童谣青石板在儿时,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听过童谣,甚至唱过童谣。一首童谣,那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幅童画。我也是在童谣声中长大,童谣浸入了我心底。至今还时不时,在心里吟唱。螃蟹歌很小的时候,大人就教我们唱《螃蟹歌》:螃蟹,螃蟹多又多,八呀嘛八只脚哟喔,两个厉害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3140
    2020-06-15
  • 记忆里的竹扇每到盛夏,天气炎热。现在的“电扇、空调、冷风机”,已经普遍地成为了,人们防暑降温的主要工具。特别是空调,白天晚上一开,一股清凉略带寒意的香风悠然飘来,真正地享受到了炎热夏天里,吹来一阵凉爽的风的舒服,给人身心一种无比惬意的感觉。然而置身空调房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9465
    2020-06-14
  • 十九、小学的最后一年1961年下半年至1962年上半年,我升上了小学六年级,这是我在小学的最后一年。那时,西沟凉还没有建学校,我们的教室还在应公祠堂。我是在饥饿年代里长大成人的。1961年是三年困难时期【1959年、1960年、1961年】的最后一年。公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0115
    2020-06-14
  • 十一、生死搏斗“四大兵团杀来了!”象晴朗的天空中响起一阵惊雷,井冈山学生心里一慌,阵脚一下子乱了起来,仓皇地向图书馆大楼撤退。四大兵团全称联合总部保卫四大兵团,是联总派最早成立的武斗组织。今天,这个井冈山红旗派的死对头,终于面对面地交起手来了。说实在话,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9876
    2020-06-13
  • 随着年轮一圈一圈地不断增加,回过头去看已经长在年轮那边缘上曾经印记下来的往事,现在看来一下就懂了的事情,年幼无知的时候怎么却是那么的愚钝可笑呢?!有时候真的是觉得不可思议。一小的时候,每每到了吃茄子的季节,遇到煮或蒸的耙茄子端上桌时,大人们就会对我这样的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2088
    2020-06-12
  • 假日里的一天,我走在街边人行道上,对面不远处走来一对老夫妻,身着情侣运动装,丈夫带着太阳镜,妻子戴着时尚的太阳帽,涂了淡淡的口红,气质优雅,岁月留下的痕迹挂在微笑的脸上,妻子看上去年轻些,老两口走得很慢很慢。这时听到妻子对丈夫说,老伴,你看那边树上有只喜鹊…[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4271
    2020-06-10
  • 十七、多彩的暑假生活1960年7月的超强台风给我的家乡带来很大的灾难。东郊公社的椰子大部分失收,庄稼【主要是蕃薯】全部被淹,颗粒无收。所幸的是这次台风没有死一个人,房屋被毁的也很少。台风过后,文昌县政府对受灾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救济,由于是局部受灾,政府及时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4859
    2020-06-10
  • 九、谁惹的祸30日,这个11月份的最后一天,天气象往常一样的阴冷,一样的濛濛细雨。早上,兵团总部通知驻校分队到县城参加游行。这是一次小规模的游行,我们除了留下两位同学看守图书馆大楼外,其余的同学都冒雨下县城去了。不久,游行完毕,我们便陆陆续续地赶回学校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8430
    2020-06-08
  • 鹏的父亲鲜民姓邹,是区里的财经委员,五十六、七岁左右。鹏的父亲鲜民这个人是典型的川人身材个子,大概只有一米六的样子。嘴唇很薄很薄,加之他又安的是一副满口的假牙,所以说起话来的时候有两个特点,一是语速很快,这使得他的嘴唇老是溅起一些口沫。二是说话的语速太快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 1/237203
    2020-06-08
  • 又想起亡逝的母亲与发小好久不见,有三个月之久,我有另外的感觉,劝说自己要给他一个电话。相约之后,经过一番是是非非的闲谈,在病榻之上,他笑着说,看咱俩谁先送谁?现在是你先送我了。我也笑着说,尽管内心已经承认,说还是你先送我吧。这是我们过去的玩笑,但见他病床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6565
    2020-06-05
  • 吹火筒“吹火筒”,对于现在而今眼目下的七零后及以后的人来说,这个名称是一个非常非常陌生的东西。而对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而言,却是一个煮饭时常用的司空见惯的物件。我记得,一般情况下,吹火筒是用那老一些的一种农村里叫“硬头黄”的竹杆,将那竹中间关节打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5983
    2020-06-04
  • 十五、送兵会和抓“特务”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偶然发生的一件事,差点损坏了我的名声。那是第二个学期的一个晚上,同学们上完晚修,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宿舍。天气很热,一丝风都没有,许多同学都脱了上衣在学校周围走来走去,一时难以入睡。一会儿,一位同学靠近我,大声说“渴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54423
    2020-06-04
  • 七、别动队员连日来,我忙得要命,日记本懒得打开,我根本没有时间也没心情去记那些日记了。紫城大武斗后,我撤下县城,日记本也丢掉了,从此,几年来养成的写日记的习惯也跟我无缘了。县城秘密会议之后,我成了井冈山兵团别动队的一名队员。以会发生什么事?我的命运将会怎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47535
    2020-06-03
  • 进入6月夏忙时节,一望无垠的金黄色田野上,随处可见一辆辆联合收割机驰骋着抢收小麦,全自动一次完成小麦的收割、脱粒、茎杆分离、清除杂余物、烘干等工序,从田间直接收获小麦,颗粒归仓。我不由抚今追昔,回想起了自己在家务农时每年抢收小麦的情节。1982年,中国农村…[浏览全文][赞一下]

  • 1/246690
    2020-06-03
  • 参军四年,好不容易轮到我们这批兵探家,大家都在心里暗暗地算计着,哪一天能轮到自己。那些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一天一天的熬着过来的。五月中旬的一天,刚刚出车回来,连长就通知我,可以做探家前的准备了,我高兴的差一点跳起来啊,一夜没睡,连夜就把探家报告写好,准备…[浏览全文][赞一下]

  • 1/245910
    2020-06-01
  • 题记:燕子在屋檐筑巢,鸟儿也要筑巢,母鸡、母猪要做窝,狗也要做窝……大自然几乎任何动物要么筑巢要么做窝,以此给予遮风挡雨、繁衍生息和生命旅程的温馨停靠,人类同样需要,本意相同,人类不叫巢和窝,叫房子,叫建房,因此人们为了建房,或购房付出了多少辛酸甘苦甚至心…[浏览全文][赞一下]

  • 1/245390
    2020-05-31
  • 菜市青石板1跟着老婆逛菜市。这哪里是菜市?二十几间临街铺子,摆了肉、菜卖而已。但,它就是菜市。瞧:一家店的筐里、案台上放了头白尾绿的莴笋,长了鳞的苦瓜,捆成把的蒜苔,黄绿色的嫩豌豆角,还有土豆、黄瓜、菠菜、紫茄子、削了皮的芋头。都躺在那里,好像张大了眼睛,…[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38587
    2020-05-30
  • 五、“造反有理”历时几个月的大串联,我走过了许多地方,也看到了很多东西,大开了眼界,大串联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旨在“反修防修”。但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遇到很大的阻力。阻力来自从中央到地方一大批领导干部的抵制和反抗。如何…[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