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新来的员工小刘,是个三十来岁的女人,平时打扮得特别朴实,一点不像同龄人那样赶时髦。有一次,单位开完大会,小刘负责收拾会场。她把开会剩下的水果、矿泉水都塞进自己的包里,甚至把没有用完的面巾纸也塞了进去。小刘拾了鼓鼓囊囊一大包,准备带回家。她走的时候瞥见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写过一篇随笔叫《饭局尴尬》,引来一些朋友的热议,他们表示,要想避免饭局上的尴尬,就必须重视传统的礼仪和规矩,还要注意吃相文明、语言得体等。这些观点我都认同,此外,还要注意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那就是在别人请客时,不要未经请客之人应允就随便携带自己的熟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意识不到自己内心想做什么、为什么那样做的人,很难理解别人的想法,产生同理心。关于这点,我大学的心理学老师曾说:“要想了解人心,应该大量阅读小说,而不是上心理学课。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寫细致入微,比心理学更有助于理解人心。”时至今日,我仍然非常认同这句话。经…[浏览全文][赞一下]
小时候,我家养着一只大狗,我们都叫它“小黄”。后来,小黄做了妈妈,生下了三只小狗,它们和小黄一样也都是黄色的,我给它们起名叫“大黄”“二黄”“三黄”。农村里一般养一只狗看看门就够了,生下来的小狗往往都是用来送人的,断奶之后,母亲就把它们送给了几个亲戚。虽然…[浏览全文][赞一下]
中文成語中,形容口才好的人,常常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之类。我觉得错了,这些成语只能说明这个人“话多”,“话多”当然不等于“口才好”。更多时候,“话多”等于“口才差”“讨人厌”。古时候,有个皇帝问他的御厨:“什么东西最好吃?”御厨回答:“启禀皇上,‘饿…[浏览全文][赞一下]
女生说:“我今天来‘大姨妈了。”男生说:“多喝热水。”老婆说:“我今天工作了一天,好累。”老公说:“多喝热水。”女同事说:“最近压力好大,好想辞职。”男同事说:“多喝热水。”“多喝热水”这句话,是一个沟通中的烂梗了。为什么这句话能够惹得所有女生大翻白眼?原…[浏览全文][赞一下]
有的人不擅长夸赞别人,大概是以前从没练习过如何夸人吧。夸赞别人这种行为,并不是在仔细观察对方并了解对方以后才进行的,而是瞬间的行为。不能左思右想,不然反而会发现对方的缺点,因为不管什么人都难免会有一两个缺点,这是没办法的事。想夸誰,就要立刻行动。妻子做的菜…[浏览全文][赞一下]
面与粉除了易饱、浓烈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与嘴唇和口腔接触得最为充分的一种食物。在食用的过程中,面与粉会在口腔中完全释放自己的滋味,而食用之人也能最大限度地与其进行接触。有人沉迷于这种味蕾的亲密接触之中,由此对于面、粉类食物也形成了特殊的感情。久而久之…[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般人都有个误区,以为自己必须够优秀,才能赢取大家的青睐,让人愿意亲近。所以,为了维护形象,很多人便拼命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而对于自己狼狈的一面,则绝口不提。然而真相可能正好相反。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西德尼·朱拉德提出的“自我揭露”理论,跟一个人相处,能感觉…[浏览全文][赞一下]
讨好型人格的人与你刚建立关系时,会表现得超级热情,超级能付出,或对你有超级好的评价。如果遇到这样的人,最好有一点防备,因为他们很容易对你超级失望、有超级差评,乃至有超级恨意。这种逻辑的深层含义是:我超级好,所以你不能拒绝我;你超级好,所以不能拒绝我。这是对…[浏览全文][赞一下]
張岱在《夜航船》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卫国的主父是周天子的大夫,因忙于工作,三年不曾回家,因此,他的妻子巫氏就与另一个男人有了私情。有一天,主父回家了,巫氏担心奸情败露,就想毒害主父,于是,她调好了一壶毒酒,命婢女葵枝倒给主父喝。葵枝知道巫氏想谋害主父,她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长期相处,我提供的心法叫作“口厌感原理”。什么叫口厭感呢?拿可口可乐来打比方,它虽然不是健康饮料,但是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几乎没有什么味觉残余。所以,你今天喝完一瓶,明天再喝也不会觉得腻。可乐的“口厌感”很低,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天天喝,可…[浏览全文][赞一下]
生活中的刘震云对幽默有其独到的见解。有记者问:“读了您的书,第一感觉是幽默,就是很有意思,那么,请问刘老师您觉得什么是幽默呢?”刘震云答道:“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有趣味的人,一种是没趣味的人。在有趣味的人中,又分两类,一种人一说话你就笑;另一种人他说时你…[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想,人与另一个人产生关系,就好比一棵树立住了,对面又有一棵树,在两树之间,我们拉起一个吊床。这个拴在两棵树之间的吊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结实不结实、受力不受力、长久不长久、平衡不平衡、灵活不灵活,都是两人在分分秒秒间感受和评估的。我看到书上提出过四种不同…[浏览全文][赞一下]
谁都免不了要同别人交谈,但是你应慎思择言。慎思择言的人,用俗语说则是把秘密压在舌下。因为同样一件事,用某种方式表达,可以使人眉开眼笑;用另一种方式说出,则会使人沮丧气恼。我们的舌头就像一把双面刃,所以,一定要努力使自己的话达到最好的效果,既能把意思表达出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提到这样一个词——“相由心生”,即一个人的面貌是一个人内心的反映,而我们也经常通过一个人的面貌,对一个人进行初步的评判。有人觉得相由心生是一种唯心主义,是一种肤浅的做法,我们注重的应该是一个人的内心。话虽如此,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一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交談中,有时候对方什么时间告辞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马上就要到下个约会的时间时,我们就必须判断对方会在什么时间离开。我们必须准确观察出对方是否要告辞,这非常重要。其意义之一就是,如果对方有想要告辞的意思,我们就不用再寻找话题,强留对方了。对方表示出想…[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易的《寻秦记》堪称“穿越种马文”的鼻祖,但它至少说对了一件事:对异性的理解力,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魅力。小说主角项少龙是穿越到战国的现代人,他之所以大受女性欢迎,除了知识和能力上的优势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比当时的男性更理解女性。也就是说,他懂得尊重女性…[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們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来形容一个人的心灵开放度:最外面的大门是花园的门,然后是房子的大门,最后是卧室门。有些人花园大门敞开,但你很难进入房子的大门。这就像是在社交场合遇到某个人,面子上很热情,但很难跟人深交。有些人花园门紧闭,房子大门也不轻易让人进,可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美国著名的国际市场顾问迈克·斯达克认为:摸耳朵,是对方对你的谈话很感兴趣的信号。如果在你说话时,对方有拉耳垂、摸耳朵的动作,就表明你的谈话已经引起了他的兴趣。为什么人们对于对方的谈话比较感兴趣时,会抚摸自己的耳朵呢?其實摸耳朵是人们还想继续听下去时的一种下…[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