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琪一晓冉去图书馆还书的时候,管理员问她:“从前总跟你一起来的男孩子怎么不见了?”“他啊,”晓冉慢吞吞地回忆,“他转学了。”晓冉不愿意提起他,毕竟前段时间与他的关系很僵,他转学了也好,眼不见心不烦。“挺奇怪。”管理员登记晓冉还的书,嘟哝道。晓冉因为经常借…[阅读全文]
王璐琪一晓冉去图书馆还书的时候,管理员问她:“从前总跟你一起来的男孩子怎么不见了?”“他啊,”晓冉慢吞吞地回忆,“他转学了。”晓冉不愿意提起他,毕竟前段时间与他的关系很僵,他转学了也好,眼不见心不烦。“挺奇怪。”管理员登记晓冉还的书,嘟哝道。晓冉因为经常借…[阅读全文]
陈玲窕夜晚,每当我抬起头仰望星空,看见繁星在闪烁,就会想起了和爷爷一起都度过的一段美好的日子。记得幼小的时候,妈妈和爸爸因为工作繁忙,就把我送到了爷爷家。每天吃完晚饭,爷爷就会把我搂在怀里,看看天上的星星,给我讲“牛郎织女”、“数星星的孩子”……指着天上的…[阅读全文]
周正轩很是怀念老房子时的生活。屋前有一条河,河的对岸,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一年四季的田野,各季有各季的颜色。农田与岸滩之间,是村子里每家每户的菜地。奶奶说:“傍水而居的生活,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后来,我知道,我们家要拆迁了。终于,我们搬到了这个没有河流、…[阅读全文]
王乾夏天刚刚走过,秋风已蹑足敲门,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甜,野菊花和芦苇草微笑着向人们招呼。在这美好的时节,车子载着我们往老家盐城驶去。从“盐城东”下高速,我的目光停留在不远处。从我有记忆开始,爷爷家门前就是一条泥泞小路,坑坑洼洼,常年积水。脚一踩进去,鞋跟…[阅读全文]
张诗涵童年的回忆,犹如繁星点点。最闪亮的那颗星,就是我最爱的的外婆。那时候,我还小,外婆还没有变成星星离开我。我和弟弟经常吵着要喝外婆冲的豆奶粉,外婆的手艺独一无二,喝上一口甜甜的。可外婆的笑容更甜,甜在我的心里。虽然我现在长大了,自己会冲了,可是再也喝不…[阅读全文]
聂云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这首《枫桥夜泊》描绘了姑苏城外的景色,是那么美丽。在江苏,迷人的旅游景点数不胜数,诗中的寒山寺就是江苏的一处风景名胜。寒山寺建筑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这么大的面积,其中饱含了多少…[阅读全文]
朱阁某天,我翻箱倒柜地把那本又厚又重的相册找了出来,本子有些年头,封面有些破烂不堪,庆幸的是,里面的照片都完好无损。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我在一两岁时拍的照片,当时的我手里拿着半块绿豆糕,满嘴的碎屑,不知是因为什么“咯咯咯”笑得特别开心,小嘴咧得老大,眼…[阅读全文]
余华阅读分享:与大师相遇,与经典相遇,会让我们心潮澎湃,正如余華说的“像情窦初开的回忆”,或许我们的阅读内容不都是名著、经典,但要相信每次阅读一本书,都会被它们带走,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阅读全文]
陈伟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创作于1999年,在世纪之交的时代变迁中,导演摒弃了对猎奇情节的追逐,而是以一种单纯的情感表现反其道而行之,拍摄了这部“纯真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味道的恋爱故事”{1},“在今天中国人身上,有很多实际的想法,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人…[阅读全文]
童言故乡的面貌是苍茫的。芒种季节,田里的小麦熟了,收割完毕,紧接着又种上了玉米。玉米很快地发芽、抽穗,不久也就熟了。这时候农村里家家户户的屋顶上,便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秋风倾诉着关于这个季节的故事。当新一茬麦苗长到一寸来高时,冬天便来了。麦苗不再生长,或者…[阅读全文]
李燕+徐德亮徐德亮(以下简称徐,从李燕先生学画):2015年是咱们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们都知道您父亲李苦禅先生抗日的英雄事迹,但是要说齐白石先生呢,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民间画家,而且也是一个以卖画为生的画家。在整个日本占领时期,齐先生都是在北京生活,那齐…[阅读全文]
林夕曾经有个访问,要我选一样“最憎”,当时选了最憎过节。其实我与节日没有深仇大恨,也没有因为在乜乜乜(乜,粤语意“什么”)节曾经乜乜乜过,所以有欢乐后遗症,对节日种下了过节。有节便过,不特别期待,想见的人,如果特别想在过节时见面便见,见不到,便闲日见见,都…[阅读全文]
车前子我喝茶并不讲究,只要不是白开水,有茶叶就行。当然能喝到一杯好茶,大是愉快,甚至有前世修来之感。我自己泡茶,在不浓不淡之间。好茶浓一点还没关系,蹩脚茶浓了,就难以应酬。喝茶是与自己应酬,有时候这样。更多时候是与自己说话。以前愿意深夜喝酒,喝到神志模糊,…[阅读全文]
吴冷西1956年9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月份。从9月15日到27日,中国共产党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就是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八大”距“七大”整整十一年。1945年4月到6月召开“七大”以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比…[阅读全文]
我上小学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6岁的、7岁的、8岁的,甚至9岁的孩子,过去没有条件读书的都一起进入小学一年级读书。那时我真贪玩,每天刚背起书包上学就盼着放学。姐姐们跟我说,小时候我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再玩一会儿”。放了学,书包往家里一扔就玩去了。母…[阅读全文]
[美]亨利·基辛格慕羽[美]亨利·基辛格著慕羽译1975年3月10日,北越人甚至不再假装遵守巴黎协议了,他们利用近来转移到南方的部队在中央高地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两天后,他们攻占了邦美蜀的战略叉口,除了一条屡遭越共游击队持续伏击的可怜小道之外,他们切断了…[阅读全文]
杨巧(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00)1朱利安·巴恩斯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与伊恩·麦克尤恩、马丁·阿米斯并称为当代“英国文坛三巨头”。巴恩斯曾四度入围当今英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布克文学奖,最终凭借《终结的感觉》摘取了2011…[阅读全文]
杨巧摘要:《终结的感觉》是英国当代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代表作,评论界将其誉为“真正聪明又令人宽慰”的作品。凭借这部小说的巨大影响,朱利安·巴恩斯获得了2011年布克文学奖。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托尼·韦伯斯特在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中因个人利益而对历史进行了…[阅读全文]
回忆这东西若有气味,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惆怅,像忘却了的忧愁。——张爱玲《更衣记》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从此生根,浮云白日,山川庄严温柔。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华年从此停顿,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席慕…[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