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学
《福建文学》立足东南沿海、面向全国,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文学月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作家的园地,文学青年的摇篮,本刊致力于扶持文学新人,鼓励艺术探索与创新。
文集访问量: 14278 次
音乐列表
苍南之南,有日月潭花谷。一年四季种有各种鲜花。夏天盛开的是醉蝶花。醉蝶花丛里,蝴蝶蹁跹,有些蝴蝶确实迷醉了,一头撞向蜘蛛网,挣扎着,侥幸逃脱的,又飞向花。有的拼了命也逃不掉,死在花旁。小火车鸣着笛,在花丛里开过,笛声粗糙,扰飞许多蝴蝶。铁轨上,人...
在心里,我唤她“真先生”。真先生的听力几乎没有了,和她说话,要趴在她耳边大声说。大家很奇怪,以先生的名气,找个好点的医院,花上几万元,安装个助听器,应该不是问题,怎么也不去装一个呢?没有声音的世界,多么可怕。后来得知,先生之前有过助听器,可是托人...
木菊,不是花,是我的祖母。在人世九十三年,祖母只有过两次远行。一次从海岛到山区,一次从大陆到台湾。祖母第一次远行时,已经六十岁。1971年除夕前日,祖母随一家人被遣离乡,舟车颠簸一日才辗转来到一个叫丁步头的地方。寒冷的冬夜,没有一户人家可以一气收...
初春,也是个薄凉之人。阳光甚少,看着是暖,其实不暖。风呼呼就起,雨没头没脑就下,并无良人之态。不宽的河,在城中流,淤积严重,便如阴沟。长久的淤积,成了肥土。城里人就在“阴沟”的两岸刨出许多边角地,种上各种菜。菜倒是长得茁壮,只是河流越发没了河流的...
之前住的小区,有邻居大伯,从乡下到城里儿子处生活,三餐无酒不欢。经常看到他喝了酒,带着醉意,在小区空旷的地方发脾气。酒后的老伯,像逮着前世的仇人,声嘶力竭地说着过去,借着酒劲,声音极大,常会吵了人家,便惹人嫌。一日下班,上楼遇见老伯,他又在醉中,...
刘翠婵,福建霞浦人。作品散见于《福建文学》《读者》《南方人物周刊》《福建日报》《厦门日报》等。《嵛山岛:瓷器一样的时光》获第21届福建省优秀文学奖,入选《福建文艺创作60年选·散文》。《故乡草》刊于《福建文学》,被《读者》转摘,入选《2011年我...
朱忠甫一老家村子分为六个小组,五、六组在省道一侧,一至四组在省道另一侧。五、六组那边房子与省道一河之隔,河旁的土垫了省道,河里的泥挑到了河旁,待晒干后又会挖去垫道。这样循环着,省道是越垫越高,越垫越宽;河是越挖越深,越挖越开阔。一至四组的房前也有...
曾于里刘太白的中篇《到沙龙去》从一起死亡事件说起。襄南网文学板块的版主冯大椿,和文学板块的长期资助人、新画面广告公司的财务总监丁梅,两个人一起死在了一栋平房里。冯大椿和丁梅并不是夫妻,但他们俩却一起养育了一个漂亮的女儿。两个人究竟是什么关系?是自...
刘太白一我琢磨着,我也许再也不能到红星机械厂那片棚户区中间的那栋红砖红瓦的平房里去了。那栋平房是我客居襄南市两年多以来,去过的最勤的地方。我刚刚得知,房子的主人冯大椿死了。冯大椿,我们襄南网文学板块的版主,他和文学板块的长期资助人,新画面广告公司...
李铭一说露水镇你准会一笑,脸上没笑心里也是笑了。露水镇这个名字容易叫人想到露水夫妻。露水夫妻这个词带着某种特殊的暧昧,人们会心照不宣地感兴趣。这死气沉沉的露水镇,真的需要这样的刺激来振奋一下。人们沉浸在安静得几乎窒息的生活氛围里,渴望有那么一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