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62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树
  • chaunzi
  • 混沌虚空
  • 李椿
  • 林沐风
  • 骆雪

巫小黎陈玉荣摘要:《金山》以双重叙事视角,复杂化了小说题旨。面对西方读者讲述中国故事时,小说着力渲染东方的神秘、奇异与怪诞,掉入东方主义“传奇化”的陷阱,暗藏“自我东方化”意蕴。同时,小说又以中国经济崛起为心理支撑,颠覆了东方学者叙境中“被拯救”...

浏览全文 阅读(32856)

吕晓潇摘要:《金山》(GoldMountainBlues,2009)是加拿大华人作家张翎的一部史诗性著作,描写了以开平方家为代表的几代海外华工的奋斗历史与悲苦命运,涵盖了记忆、空间、身份与死者纪念等多个主题。本文以空间与记忆为切入点,探查《金山》...

浏览全文 阅读(32895)

张益伟摘要:面具的“伪装术”是小说艺术形塑的一种方法。面具将世界划分为不同的区隔,并在一种距离的复杂缠绕关系中映射不同主体间的关系。同时,面具也具有否定和颠覆的功能,在意义系统中,它可以起到“摧枯拉朽”之效。面具的这一辩证法为作家亦夫所钟情,并在...

浏览全文 阅读(32903)
董桥的南洋怀旧叙事 2023-11-09 08:48

马峰摘要:董桥是香港的归侨作家,早年在印尼的生活经历对其散文创作影响深远,也催生了书写南洋的一大格局。他的南洋情怀随处可见,以记述少时见闻感念的怀旧篇章最为出色。他的南洋怀旧叙事有较为清晰的脉络,通过对“南洋”的范畴进行界定,大体可以梳理出四种类...

浏览全文 阅读(32820)

李瑾摘要:林语堂的文化思想多元复杂,儒家思想是其底色和根本,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闽南文化的潜移默化、家庭环境的熏陶、启蒙教育的促进、乡贤榜样的激勵。闽南文化是林语堂儒家文化思想的源头、动力和支撑;孝悌仁义的家庭环境使林语堂从小就树立了对儒家...

浏览全文 阅读(32821)

戎琦摘要:晚清广东顺德籍文人梁乔汉刊于1900年的诗集《港澳旅游草》展示了近代中国沿海开埠城市一个普通下层文人的华夷意识。《港澳旅游草》汇集68首抒写香港、澳门风土人情、宗教文化、名胜古迹的诗作。作品流露的华夷意识之“夷”指向西方民族国家。其华夷...

浏览全文 阅读(32707)

胡婧摘要:后殖民主义理论承续自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其核心命题之一是对文化身份的探讨。澳门土生族群是中葡文化的混血者,土生葡人作家创作时面临多重文化背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与葡国文化成为土生作家文化身份认同的首要问题。作者的文化认同又直接影响他的...

浏览全文 阅读(32722)

摘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澳门话剧产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成特点。澳门话剧诞生于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带有浓厚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在其往后的发展中,澳门话剧在初始阶段便迎来了职业发展的高潮期。然而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澳门职业话剧发展并没有得到延续,而...

浏览全文 阅读(32693)

李明刚摘要:关于澳门新文学的起点和发生期的基本面貌问题,以往因史观的局限和史料的缺失造成了认识上的模糊与曲解。三十年代的澳门,并非如史家认为的没有产生新文学,新文学在殖民地澳门实为一种“夹缝求生”的混杂状态。如果说教会学校的学生刊物为培育澳门文学...

浏览全文 阅读(32624)

孔苏颜刘小新摘要:“旅台马华作家群”的崛起成为当代台湾文学版图中一支令人瞩目的“外来兵团”,他们的文学论述呈现出鲜明特征并逐渐建构起马华文学的新形象。以“旅台马华文学”论述作为审视与重写台湾文学史问题的切入点,能为我们打开重写台湾文学史迷思的新路...

浏览全文 阅读(3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