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中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刊物。杂志创办后,立刻激发了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爱好者极大的创作及研究热情,纷纷争先恐后投稿,其中不乏一些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创作的有关家乡的作品。
文集访问量: 5691 次
音乐列表
罗钱军摘要:李碧华的小说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模式,更多的是运用影视技法来架构小说,这使得她的小说具有明显的“剧本感”和“镜头感”,此类小说可称之为“影像化小说”。不可否认,影像化的叙事手法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李碧华小说的叙事空间,亦为影视的顺利改...
闫海田摘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徐的批评文章经常在港台文艺界激起较大的波澜。个中原因,排除徐本人不事阿谀之道而屡屡与人不睦,则正是徐敏锐深刻的直言能经常触到当时文艺界的痛楚。对徐因过于“学术”而屡次三番地引起港台文艺界的“围攻”,也有诸多热爱徐的...
杨君宁摘要:香港诗人温健骝在当今诗坛已成陌生的名字。诗人因鼻咽癌早逝,得年仅三十二岁。身后较为整全的作品辑录,只有《温健骝集》一种。本文尝试从温健骝的诗文作品中透露的线索,譬如他与大陆三十年代诗人之私淑渊源、台湾现代诗坛的关系等入手探讨其美学风格...
翟猛摘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国文学研究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虽受冷战影响,但仍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学者,对海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白芝从文学史及创作技巧等角度对中国共产主义小说与传统白话小说之间的传承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戈德曼则充...
[香港]祝修文摘要: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普遍将偏离“现实主义”的作品视为“荒诞”。本文试图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来重新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荒诞”的谱系,以此纠正这种误读。它作为一种情感结构,可以作为一种批判的界面,让我们去理解作家们是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去...
[澳门]荒林摘要:施叔青长篇巨制“香港三部曲”,以妓女黄得云施展身体和商业头脑改变命运为主线,书写香港百年沧桑历史,借喻欲望关系中身份纠缠情景,象征香港百年殖民与被殖民的复杂捏塑,书写性政治/殖民政治的复杂话语,体现后现代女性主义文本的包容与开放...
[美国]马筱璐摘要:“革命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华章长期受到学术界的大力关注,但少有研究追溯“革命文学”这一概念在全球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历程。事实上,“革命文学”从未在俄苏或日本被当做一个重要的理论口号,更未曾引发如中国这般激烈的理...
潘雯摘要:本文追溯了作为文化批评关键词的“自我东方主义”,在美国亚裔——生活在西方社会的东方人——的文化身份建构里,曾经引发过怎样的发现、行动、理论与思辨。论文按照历史的时序,认为“自我东方主义”首先让亚裔发现了“种族主义的爱”的现象并大力批判,...
颜敏摘要:微信既是华文文学跨语境传播的新形式,也是华文文学跨语境生存的新空间。首先,通过个人微信号,公众号、微信社群等多种途径,华文文学在微信中的跨语境传播变得频繁而便捷,时空距离和文化差异趋向模糊。其次,面对微信中凸显新闻性和交往性的华文文学作...
摘要:法兰西华裔院士,著名学者兼诗人、小说家、艺术批评家程抱一——弗朗索瓦·程(Fran?觭oisCheng),是当今法国华裔法语文学界旗帜性人物,他的出现,是近代中法文学与文化交流、碰撞、汇融的产儿,是20世纪下半叶华裔法语文学的奇葩,堪称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