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中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刊物。杂志创办后,立刻激发了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爱好者极大的创作及研究热情,纷纷争先恐后投稿,其中不乏一些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创作的有关家乡的作品。
文集访问量: 5696 次
音乐列表
[澳门]朱寿桐摘要:这是朱寿桐教授对王富仁先生的怀念文章,也是一篇性情之作。关键词:自鸣失意;王富仁中图分类号:I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7)5-0009-03富仁先生作为学者,可谓一生春风得意。他研究鲁迅,研究俄罗...
摘要:沒有一个像高行健如此给我启迪。这启迪,甚至改变了我的某些文学理念和思维方式。高行健,前后至少有四次“人文发现”:1.发现二十世纪的“现代蒙昧”,即被“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绑架、主宰的蒙昧;2.发现“自我的地狱乃是更难冲破的地狱”;3.发现...
王瑛摘要:凌逾的《跨媒介香港》以文本内部观察的方式,发现了香港文学的纹理和肌理,并深入到香港文化层面,探尋香港文学跨媒介现象的成因。该著的价值在于,一,对香港文学跨媒介叙事的个性素描,对海派、台派跨媒介叙事研究具有范式意义。二,香港文学的跨媒介叙...
李巍摘要:当代中国武侠小说中大侠的命运结局展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在归隐与死亡的宿命中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齐一化。然而这种独特的归隐宿命并不常见于更早期文本中的侠客,他们不仅可以建功立业追随王权,也可以功成名就娶妻生子。归隐或死亡的宿命归结于江湖世界...
胡德才摘要:老木的长篇小说《新生》是他多年探索生命和人性奥秘的文学表达,小说展示了当代爱情、婚姻、家庭及男女两性关系的现实图景以及发展趋势。小说不仅通过康久形象的创造及其人生道路的选择生动地阐释了“悟善归道、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而且借康久和六个...
计红芳摘要:余泽民2016年的作品《纸鱼缸》是一部颇具“欧洲色彩”的既具思想深度又有艺术高度的创新作品。这不仅体现在他涉足欧洲“二战”时期的奥斯维辛大屠杀的沉重历史和冷战中的匈牙利历史,还体现在他对生存的孤独、人性的救赎和未来人类命运的思考,同时...
申明秀摘要:当代台湾宗教勃兴,佛教尤盛,而佛教文学的力作当首推陈若曦的佛教小说《慧心莲》及《重返桃花源》,堪称佛教与文学有机结合的典范。表现正信的佛教与揭露佛门的丑行是这两部小说的两大重要主题,而与作者始终秉持的人道主义创作情怀一脉相承,具体叙事...
摘要:台湾早期乡土小说(1920s-1940s)无论是内涵,还是叙事,都有其特殊性。在内涵上,此时被广泛论辩的“乡土文学”,其实,只是争辩乡土文学的语言载体问题。而在叙事上,表现为日本经验和台湾经验,以及日本经验对台湾经验的“挤压”,由此决定了台...
胡星灿摘要:本文以黎紫书的微型小说为中心,考察作者创作中显现的“世界意识”,并阐释该意识的微观体现与具体内涵。文章分析了作者如何通过“内容延展”和“话语更新”以实现超越内容、话语边界的实践,并指出该实践能有效突破马华文坛的“地方性迷思”,达成马华...
朱崇科摘要:某种意义上说,淡莹相当成功的以诗作诠释了何谓新华性。她出生于马来亚,与新加坡社会共享类似的多元文化结构,她早年留学台湾,其诗作具有台湾型现代主义的风格,营构了一个有情的世界,这种气质与移民性吻合;而她留学美国后返回新加坡,又强化了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