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中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刊物。杂志创办后,立刻激发了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爱好者极大的创作及研究热情,纷纷争先恐后投稿,其中不乏一些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创作的有关家乡的作品。
文集访问量: 5612 次
音乐列表
陈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中国新文学研究作为一门新的学科,1920年代末在大学中文系开始兴起。九十余年过去,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新诗作为其中一个研究方向,已有一支颇有生气的研究队伍。新世纪以来,按时间划分,中国新诗...
周仲谋(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张爱玲的一生既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和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散文家,也是一位颇具特色的电影剧作家。研究张爱玲,她的电影剧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爱玲的电影剧本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一...
杨亚林(黄冈师院文学院,湖北黄州438000)通观张爱玲的创作历程,不难发现张爱玲本人有一种幽闭情结,反映到她的作品中是一些主人公心理上有封闭因素。一般说来,作家作品从广义上说都是作家的自传,张爱玲小说中人物心理上自我封闭的病态因素也可以说是属于...
[德国]罗令源贺雪拿起碗筷,开始吃晚饭。房东卡斯藤·施蒂勒教授从他的私人实验室里走了出来,慢步进了厨房。他倒了一杯啤酒,坐到贺雪斜对面,像刚下了班的人一样,二话不说,先点燃了一支香烟。贺雪平日难得与房东打个照面,只偶尔在大家公用的厨房里碰到他。碰...
[德国]罗令源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上海度过了七年大学时光。那时我最大的嗜好就是念小说。小时候念了不少中国小说,大了就开始迷外国文学译著,读了有好几箱吧,越读越觉得外面的世界广袤无边,光怪陆离。记得曾读到过德国十九世纪作家施笃姆(TheodorSt...
韩振华,赵娟【访谈述由】来德留学之时,《华文文学》前任主编易崇辉曾建议留意一下德国华裔文学的现状。在杜塞尔多尔夫过对于外国人而言沉闷的假期,在网上收集整理了些关于德国华裔女作家罗令源女士的创作信息。然后由于各种原因就搁置起来。四月份回到柏林,参加...
赵娟(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对德国华裔作家罗令源名字的陌生,如同对德国华文文学、德国华人文学的陌生一样。毕竟德语在英语作为主流外语的当今中国,还是小语种。语言屏障之外,华文文学或是华人文学,对于中国文学或者德国文学的研究者而言,某种程...
[美国]融融2005年秋天,我与北美华语文学评论家陈瑞琳合作,共同主编了繁体版小说集《一代飞鸿》,选取了自中国开放国门之后活跃在北美华文文学舞台上的四十多位作家的优秀短篇小说。这本书的面世,有如一声惊雷,惊动了在美华文文学界和学术界,部分专家和学...
[加拿大]梁丽芳引言十九世纪中叶,来自广东珠江三角洲侨乡(特别是四邑:台山、开平、恩平、新会)一带的华人,随着淘金热到达加拿大。从1880年到1885年,成千上万的华人从侨乡经香港被招揽到加拿大参与建筑太平洋铁路,对加拿大全国整体的发展有很大的贡...
钦鸿,吴建(南通市社科联,江苏南通226018)马华文学与中国五四新文学的与生俱来的历史源渊,决定了两者之间血肉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元代女诗人管道升写过一首情诗《我侬词》,诗中有这样两句:“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们以为,以此来形容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