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中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刊物。杂志创办后,立刻激发了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爱好者极大的创作及研究热情,纷纷争先恐后投稿,其中不乏一些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创作的有关家乡的作品。
文集访问量: 5605 次
音乐列表
[美国]张英进李雷译后现代和早期电影的相关理论提供了一种双重视角,我们可以借此分析冯小刚的电影《大腕》(2001年),描述后现代的吸引力电影(postmoderncinemaofattractions)。冯小刚这出热闹的中国式喜剧讽刺了全球化时代...
如果没记错的话,我第一次知道张英进教授的名字应该是2002年的秋天。当时我正为准备博士论文伏案苦读,一有空就在南大中文系的资料室里“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因此,常常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为了缓解这种本真的焦虑,我常从桌子旁站起来走动一下...
刘宇“文学家族”的现象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有范例。在中国的台湾地区,地道的本省籍文学家族——施家三姐妹(施淑、施叔青、施淑端)在台湾文学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施淑、施叔青、施淑端(李昂)都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大姐施淑长于文学评论,施叔青、李昂...
一、本文的写作思路本文的选题宗旨在于,借助徐复观的思想和写作,一方面整理并疏解现代新儒家在诗学上的贡献,一方面围绕徐复观与中国现代知识人之间的思想对话,讨论中国现代诗学的文化处境、思想根据和发展方向等问题。由于学术分科的限制,学术界对于现代新儒家...
[马来西亚]金进摘要:张贵兴的早期小说曾受到台湾文坛热捧,但其创作中的异质风格与台湾文坛创作风气是不同的。从留台生文学的膏涩模仿,到不同经验的书写实践,再到自成一脉的雨林书写,他用自己的笔墨展现出自己创作生涯中的不同的艺术实践过程,后期的南洋雨林...
[马来西亚]林春美摘要:“马共”长久以来是马华文学书写的敏感课题,直至1989年马共与政府达成协议结束对抗,马华文学中的马共想像间接获得初步解严,逐渐浮出马华文学的地表。一般对于以马共为题材之马华作品的讨论,多以男作家为主流。文章则试图梳理马华女...
刘永丽摘要:刘荒田散文小品展示出对理性化、程序化日常生活的认同。,但他并不就此屈服于日常生活的枯燥、乏味。他指出,在被规范化的日常社会中发挥自由的意志,保持心灵的自在状态,这是使生命丰富、使人避免个性丧失的最好方式。用创造、用激情赋予生命以意义,...
[美国]王鼎钧刘荒田先生的文章一向很长,在“大散文”这个名词出现以前,他已躬行实践,海外华文发表园地狭窄,他的长文源源刊出,十年不绝,吸引了多少文友的注意力,以致把他写的“小品”忽略了。最近他把“美国小品”送出176篇辑成新书,令人睁大眼睛看他的...
黄万华摘要:欧华文学分布于欧洲19个国家,有着一种文化中和的历史特质,既全身心融入世界文化海洋,又较自然地沟通于民族文化传统,表现出平和长远的文化建设的姿态。对异质文化的互补观照,对中西“第三元”文化的自觉探寻,对“灵魂的语言”和“工具的语言”的...
颜敏摘要:在《小说界》为我所用的传播策略中,作为期刊转型的有力武器,留学生文学在“可读性、世界性和新闻性”的视野中得到了整体凸显;它亦作为文学上海的重要表征被整合进入了海派文学传统之中,获得了继续发展的空间。但《小说界》对其定位也有随意含混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