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中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刊物。杂志创办后,立刻激发了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爱好者极大的创作及研究热情,纷纷争先恐后投稿,其中不乏一些潮汕籍海外华侨华人创作的有关家乡的作品。
文集访问量: 5620 次
音乐列表
[马来西亚]廖冰凌中国南来学者许云樵(HsuYun-Tsiao,1905~1981)一生以南洋研究闻名,其学术贡献更是为人所称道。近年来,有关许云樵的研究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①然而,很少人知道许云樵对儿童研究也曾付出不少心力,除了编译过教科书和...
[马来西亚]许文荣一、前言关于情感与形式的关系,研究得较深的近代学者苏姗·朗格直截了当地说:“如果要想使得某种创造出来的符号(一个艺术品)激发人们的美感,它就必须以情感的形式展示出来。”①,此说直接把情感与形式融合为一,作为艺术审美性形成的必要条...
陆士清(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曾敏之是一位擅长写文史的杂文作家,他的杂文随笔写作己长达50多年。由香港林真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相继出版的《观海录》,曾获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全国散文杂文奖。他在《写到...
刘再复5月28日,我在高行健学术讨论会上说,在我心目中有四个到六个高行健,四个高行健包括小说家高行健、戏剧家高行健、画家高行健和思想家(理论家)高行健。四个之外还有戏剧导演高行健和电影诗作者高行健。今天我要声明说,我比较熟悉的是思想家高行健和文学...
[澳大利亚]何与怀近年来,“建构华文文学世界应有地位”成为世界华文文学界一个热门话题,它也是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与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于今年11月在广州共同举办的全球华文作家大会的主题。这是一个大课题,应该研讨的问题很多。笔者提出若干拙见,旨在抛砖引...
[美国]史书美赵娟译本文就“华语语系研究”(Sinophonestudies)的定义提供一个概略性的、纲领性的视角,这一视角将后殖民研究、种族研究、跨国族研究以及区域研究(特别是中国研究)融会起来。①华语语系研究是对处于中国和中国性(Chines...
一本刊今年第三期叶维廉先生《史蒂文斯诗中的“物自性”》一文,在讨论史蒂文斯《仅仅关于存在本身》一诗时,叶先生将部分诗句用斜体标出,并指出,把斜体部分删去,更接近史蒂文斯的美学理想。本刊排版时,斜体部分未能标出,现更正如下——第15页:史蒂文斯要用...
[新加坡]罗庆铭近年来,新移民的文学创作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在新移民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分量的海外作家,如美国的严歌苓,英国的虹影,澳大利亚的庄伟杰和加拿大的张翎等。作为在海外从事华文写作的移民作家,其主体身份与当地土生土长的作家有着本...
[斯洛伐克]马利安·高利克袁广涛译本文以韩素音1917年的小说《瑰宝》(AManySplendouredThing)为对象,分析其第三部分的第一章。这一章的开头《让大海咆哮吧》以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初始阶段为背景,创造性地模仿了《圣经旧约》中的诗篇第...
李诠林(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60007)一提到海外华文文学现象,首先要厘清“海外华人文学”这个概念。“海外华人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不同,“海外华文文学”仅指以中文创作的作家及文学作品,而“海外华人文学”指的是海外华人作家及其创作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