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830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落红飘雪
  • 梦乡醉哉
  • 那庚
  • 南山2020
  • 宋家园
  • 寒光
我们只剩下身体了吗 2023-11-09 08:48

王明端近年来身体剧场蔚然盛行,尤其在青年戏剧领域愈演愈烈。与之相应的是,言语缺席、剧本退场、文学隐匿的状况加速恶化,身体戏剧俨然已有独领风骚之势。考察国内一些青年戏剧人活跃的舞台,从中可见端倪。例如北京青年戏剧节的原创单元、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的新...

浏览全文 阅读(18907)

杨光近年来,随着外国剧目的广泛引进,国内的戏剧实践也逐渐形成一种弱化角色,过于强调导演场面调度的舞台观念和表演取向。从“学院派”日常教学的培养到社会上自发组织的各类表演工作坊都在某种程度上沿着这条轨迹进行演员的培养与训练。从自媒体平台到报纸杂志也...

浏览全文 阅读(18929)

金莹作为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国际邀约剧目的以色列当代剧场《野兽何在》,在舞台的多样性上有着不一样的呈现。一张银幕,三个演员,四个片段,作品中情节的推进和意义的凸显不再依靠演员的表演,而是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才得以实现。当个人表演不再是舞台的...

浏览全文 阅读(18914)

佟童《双重》为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五周年特别委约剧目”,是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上海戏剧学院、新西兰StoryBox三方合作的新颖戏剧表演,这既是国内首部观众直接作为RPG主角参与演出的浸没式戏剧,也是首例利用移动APP+沉浸式演出方式完...

浏览全文 阅读(18938)
沉浸式剧场 2023-11-09 08:48

易雨潇在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变革时期,“观看”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而是在特定场域中带着的权力方向的行为投射。新媒体艺术的连接性与互动性将这种权力更大地交给了观众。归根结底,探讨“沉浸式”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能解放被动观看的观众,调动观者的感官并参...

浏览全文 阅读(18892)

郑慧慧经过四年的期待,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终于闪亮落成。设备先进的舞蹈教室、现代化的舞蹈专业剧场、团校相连的结构布局……它圆了上海几代舞蹈人的世纪之梦,让北京舞界“羡慕嫉妒”,更令世界芭蕾大师连呼“神奇”!从巨鹿路小洋楼和淮海路弄堂中白俄的芭蕾班,到...

浏览全文 阅读(18974)
笑声的背后 2023-11-09 08:48

华春兰融“英式滑稽戏、法式默剧以及浓郁俄式幽默的”家庭轻喜剧《瞧这一家人》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丰厚的喜剧传统,只是在礼乐文化的理性约束以及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下,一直没有被激活。本文作者希望能看到更多国产优秀喜剧,因为在舞台演出的背...

浏览全文 阅读(19052)

任海杰刚刚过去的2016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呈现了多场重量级的演出,其中美国著名指挥家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乐迷们习惯简称MTT)指挥旧金山交响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奏的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引人瞩目。众所周知,布鲁克纳交响曲博大精深,演奏难度很...

浏览全文 阅读(19007)

裴小松镜框式的舞台上,几块巨大修长的“电影胶片”风铃似的在空中悬挂,忽而开启,忽而交错。芳华自灭的一代电影明星阮玲玉,如歌剧院的幽灵一般,魂附“胶片”。在一块块“胶片”快速挪动拼接中,老上海的弄堂与小屋,仿真的旧式摄影棚,霓虹华彩的外滩夜景与“百...

浏览全文 阅读(19032)

吴丹妮日前观摩香港焦媛实验剧团演出的《阮玲玉》,最大的感受便是,文本中人物塑造的空洞与苍白是演员的卖力表演所无法掩饰的。该剧采用北京人艺1994年演出本,人物设置与台词部分基本尊重原作,仅在舞台提示部分因舞美设计不同而略作调整。《阮玲玉》一剧以串...

浏览全文 阅读(19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