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830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落红飘雪
  • 梦乡醉哉
  • 那庚
  • 南山2020
  • 宋家园
  • 寒光
为卓越喝彩 2023-11-09 08:48

罗怀臻18年来,上海国际艺术节除了引进、展现多部海内外优秀剧目,也培养了很多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为我们文艺事业的传承做出了贡献。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在近现代以来一直秉承的特性、一直付出的努力。以上海国际艺术节为例,本文的经纬纵横,是为呈现本届上海国...

浏览全文 阅读(19034)

沈晓鹏数字化到智慧化的转型升级是如今这整个时代风口浪尖的变革,即便是传统的博物馆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公众对博物馆的认识,已逐渐从以往的实地参观,转向一种“知识获取”——一方面是互联网信息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人们已经习惯于正在发生变化的数字化生活...

浏览全文 阅读(19110)

刘健博物館由过去“公共教育场所”到现在被视为是一个“自我学习”的空间,这是博物馆观念上很大的一个改变。自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普及以后,基于数字化环境下的博物馆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前提下,做出变革,认真思考自己在履行传播职能时能够...

浏览全文 阅读(19134)

刘鹏美术馆、博物馆的观众如何能动地获得“第三种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已有的关于艺术家、艺术事件、作品的事实。有学者将这种转变形象地描述为从“神庙”(“Acropolis”)到“集市”(“Agora”)的过渡。本文以英国两大顶尖博物馆、美术馆为例...

浏览全文 阅读(19063)

李白璐当下,人们对于影视剧创作领域的“IP改编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就这一态势本身来说,是无所谓好与坏的。关键是IP的创作必须把握好两个度:一个是广度,一个是深度。广度所谓广度,是说IP的改编要有尽可能广阔的视野,上下五千年、东西南北中,...

浏览全文 阅读(19051)

王舒当下中国IP热之所以成为业界、学界讨论的焦点话题,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资本哄抢,鱼目混珠,粗制滥造,口味败坏,劣币驱逐良币,损害真正的艺术创作……而究其根源,这些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已然进入消费社会,文化成为产业,...

浏览全文 阅读(19050)

周斌断想之一:文学经典IP的改编有助于扩大原著的影响在我国,文学经典作品历来是影视剧创作的主要改编对象;长期以来,在各个历史阶段数量众多的改编影视剧中曾出现了不少成功之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例如,无论是根据文学经典名著改编的故事片《春蚕》《祝福》《...

浏览全文 阅读(19069)

近年来,根据IP改编的影视作品铺天盖地,大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凶猛势头。据统计,2014年共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其中90部拍成电视剧,24部拍成电影),有人就此将2014年称作“IP改编元年”;2015和2016年则可称为影视...

浏览全文 阅读(19089)
世界精神 中国构想 2023-11-09 08:48

“艺术节”源于二战后的欧洲,旨在为饱受荼毒、生活黯淡的民间,带来一抹生命亮色。几十年来,艺术节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各大城市争相拥抱,各种演绎流光溢彩。战争的恐惧或许早已褪去,由此带来新的生活仪式,则将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点。本以“借他山之石,弘中华...

浏览全文 阅读(19078)

方冠男作为一部经典,《西厢记》在诸多角度都有可供人们挖掘、读解、研究的空间,而本文的观测视角集中于人物形象,《西厢记》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实际上是创作者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想象结果,是一部社会意志和作家意志共同合力为之的结果。本文的主旨并不在于对《西厢...

浏览全文 阅读(19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