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70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南山2020
  • 蓝欧
  • 山里狼
  • 孟冰
  • 陈社昌
  • 孤树

张晓琴城市文学在当代中国自然并非全新的概念,但其所展露的规模与活力却属前所未有。正如许多人所预言的,乡村经验的叙述确实如同日益土崩瓦解的乡村本身一样,正面临支离破碎和渐趋消弭的尴尬之境。而关于城市的叙述虽然伴随着与生俱来的错与罪、乱与恶,但却生长...

浏览全文 阅读(22476)

郭艳城市自古有之,中国曾经有过非常繁盛的古代城市。较早对于古代城市的文学叙述可以上溯到两千年前班固《两都赋》,班固在汉大赋宫室游猎之外,开拓了写京都的题材。公元二世纪张衡《二京赋》已经集中笔力铺写长安和洛阳东西南北宫室、动植物、民情风俗,同时也有...

浏览全文 阅读(22534)

李丹梦一、重溯《海上花列传》中国新文学里的“城市”是个与“乡土”相对的概念。马克思曾把城市与乡村的分离视为“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融合的过渡开始的,它贯穿着全...

浏览全文 阅读(22524)

包相玲自十九世纪中期第一轮华人移民美国的浪潮到至今的华裔移民群体,其文化意识形态经过岁月的冲蚀和环境的磨砺,渐渐远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华裔作家的写作既是基于对母体文学的依赖,又体现着对美国民族文学的丰富,是一种对“第三种经历”的书写和流散写作。关...

浏览全文 阅读(22550)

庄森自由思想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敏感话题,还是一种思想方法,“指运用理解力,致力于弄清任何命题的含义,探究支持或反对该命题的证据的性质,并根据证据的强大或不足来对命题进行判断”。科林斯还特别强调,自由思想的实质是不惟信宗教、权力,个人有自主的理性思...

浏览全文 阅读(22534)

张贺楠在新历史主义小说解构热潮渐趋平静之后,新世纪以降,历史再次成为不同代际作家共同关注和书写的焦点。像五十年代出生作家刘醒龙的《圣天门口》、铁凝的《笨花》、阎连科的《受活》《坚硬如水》、莫言的《生死疲劳》、《蛙》、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尤凤伟...

浏览全文 阅读(22580)

张丽军〔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农民形象审美嬗变研究”(编号:12BZW114)和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乡土中国现代转型与百年农民形象审美嬗变研究”(编号:10DWXJ02)的阶段性成果〕百年来中国农民与城市处于一种复杂的历史纠结...

浏览全文 阅读(22640)

任雅玲近年来,图书市场频爆冷门,“民间述史”、“个人史”等非虚构文学作品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热点。一些普通民众不仅能写史出书,而且作品还能在年度好书榜名列前茅。如姜淑梅的《乱时候,穷时候》、沈博爱的《蹉跎坡旧事》、许燕吉的《我是落花生的女儿》、饶平...

浏览全文 阅读(22600)

马炜地母·佛性:严歌苓小说中“扶桑”、“葡萄”形象探析马炜海外华人女作家严歌苓向来以塑造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见长。她的小说特别是长篇大部分以女性为主人公,从早期的《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雌性的草地》,到旅居海外后的《扶桑》、《一个女人的史诗》、...

浏览全文 阅读(22631)

许燕转在汉语离散文学研究中,存在因不同研究身份视野而产生的研究模式:大陆学者最初关心中华文化传承问题,对离散者从“叶落归根”到“叶落生根”的发展轨迹的描述,指认文化身份从离散到冲突到认同/混乱的历程。思路表面顺理成章,实难遮蔽其以中华文化为主体,...

浏览全文 阅读(2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