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71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九满
  • 谷一
  • 胡侃
  • 南山2020
  • 蓝欧
  • 山里狼

黄文倩人在“中途”——读张楚《长发》黄文倩张楚(一九七四-)是大陆“七○”世代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根据中国百度百科的说法,他生于河北省唐山市,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系毕业后,一边在济南县的国税局工作,一边维持着他独立的写作追求迄今。一些文学奖的...

浏览全文 阅读(22158)

李云雷虚构的“故乡”及其精神隐秘——从大陆看《复岛》李云雷台湾文学对于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陈映真、黄春明、王文兴、白先勇、张大春、骆以军等老一代作家,对于青年一代的创作,虽然也很有兴趣,但平常较少有机会阅读。之所以对台湾青年作家的创作感兴趣,...

浏览全文 阅读(22189)
编者序 2023-11-09 08:48

高海涛二〇一四年八月间,我应邀到北京参加"两岸文学评论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由中国作协港澳台办公室主办,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的。会上,我有幸见到了约二十几位来自台湾地区和京沪等地的学者和评论家,其中大部分是年轻评论家。中国作协书记处阎晶明书记到会...

浏览全文 阅读(22129)

刘波由自然到历史的厚重书写——从诗集《清水堡》论哨兵的诗歌刘波通过一本诗集,我们能否一眼看透诗人的写作?其写作目的、过程和归宿如何联于自身的经验与想象?对于很多写诗者,我们或许读几首就可判定他的精神来源和归处;而还有不多的诗人,虽然也有自己的方向...

浏览全文 阅读(22188)
海男诗歌散论 2023-11-09 08:48

蔡晓龄二○○七至二○一○年,诗人海男创作了《女人的炼金术》、《亲爱的琥珀》、《告恋人书》、《忧伤的黑麋鹿》、《献给独克宗古城的十四行诗》五个小集子,由花城出版社汇集为三百八十二页篇幅的诗集《告恋人书》出版发行。此刻,我的目光越过了《虚构的玫瑰》、...

浏览全文 阅读(22224)

霍俊明韩少华“诗人批评家”:从“先锋游荡”到“诗野游牧”——陈超的诗学研究及作为一种批评的启示性霍俊明韩少华较之同时代和后此的那些动辄贩卖西方文论和唯某某主义是瞻的批评家,在一九八○年代以来的中国先锋诗歌批评版图中,“诗人批评家”陈超以其精准、独...

浏览全文 阅读(22238)

梁新军钢琴和乐队的对话:王家新的诗歌翻译与创作梁新军作为当代著名诗人的王家新,有着复杂多重的身份构成。他早年以诗成名,却还肩负着诗刊编辑的工作,业余也同时进行着诗歌批评、诗歌译介、诗歌选集编选等多重性“副业”。然而对王家新来说,他大概从没有“副业...

浏览全文 阅读(22156)

黄发有“历史”的版本——评叶兆言的《很久以来》或《驰向黑夜的女人》黄发有叶兆言的《很久以来》(《收获》二○一四年第一期)在出版单行本时,改名为《驰向黑夜的女人》(江苏文艺出版社,二○一四年四月版)。因为对当代文学的版本问题一直有浓厚兴趣,我特意对...

浏览全文 阅读(22149)

杨扬在黑暗中眺望——读叶兆言长篇新作《驰向黑夜的女人》杨扬一叶兆言有点恋旧。从他早年的《花影》、《花煞》、《没有玻璃的花房》,到最新出版的《驰向黑夜的女人》,他叨叨念念,一路下来,似乎总忘不了那个与他记忆有点粘连的南京往事。苏童称叶兆言为儒家,我...

浏览全文 阅读(22150)

洪治纲曹浩历史背后的日常化审美追求——论叶兆言的小说创作洪治纲曹浩叶兆言是一位异常勤勉且作品颇丰的作家。他善于将叙事置于底层的市井生活中,执著于建构各种世态风情式的日常生活诗学,但在叙事的背后,又明确地折射了创作主体对历史的微观审视与思考,也洋溢...

浏览全文 阅读(2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