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99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梦乡醉哉
  • 孤树
  • 新雷第一声
  • 蓝欧
  • 谷一
  • 易梦
沪上采撷小记 2023-11-09 08:48

文/吴泰昌我不是上海人,但我的家乡安徽当涂离上海不远。自打懂事起,乡人会指着滚滚东去的长江告诉我,坐船往下走,一夜就能到上海。去趟上海,是我自幼活在心底的一种向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作关系,我曾多次去上海。从北京直航,2个小时就抵达虹桥机场...

浏览全文 阅读(22096)
文艺揽粹 2023-11-09 08:48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摄影、书画展举行为纪念建党90周年,形象再现党史伟业,弘扬红色经典,上海市文联和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精心筹备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摄影作品展”,以及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市老干部大学东方艺术学院和...

浏览全文 阅读(22120)
观点集粹 2023-11-09 08:48

不代表人民的党注定雨打风吹去人民日报评论部发表题为《人民是永恒的政治坐标》的文章解读“七一”重要讲话,文章指出,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奋斗,这是共产党人最为鲜明的政治本色。“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

浏览全文 阅读(22136)
一篇震动国人的演讲 2023-11-09 08:48

演讲者/高震东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台下声音:“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

浏览全文 阅读(22190)
温和的你,张培 2023-11-09 08:48

文/桂兴华桂兴华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协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代表作有长诗《跨世纪的毛泽东》《邓小平之歌》《中国豪情》《祝福浦东》《前进!2010》等张培此刻,你和我在一起的照片实在太多,一叠又一叠,大约有一百多张。理着、理着...

浏览全文 阅读(22212)

文/于成鲲凌琯如在《桃花扇》中饰女主角李香君在现代艺术家中,找不到一个人有她那样的经历:诞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家庭里,成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烈火中,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前线,献身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有这样经历的只有凌琯如了。在她病逝前两三个月...

浏览全文 阅读(22269)
蓝翔忆蓝马 2023-11-09 08:48

文/蓝翔蓝翔作家,民俗学者,著名收藏家。现任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会长。著有《上海滩大亨传奇》《收藏史》《筷箸史》等20多部《上海采风》去年12期刊登了《蓝马:戏真人更真》后,曾有好几位文友问我,蓝马原是电影明星,怎么会参军呢?又怎么调到总政文工团的...

浏览全文 阅读(22318)
罗洪忆巴金 2023-11-09 08:48

文/韦泱罗洪夫妇与巴金年初,去看望已跨入一百零一岁的老作家罗洪先生。老人似乎是在故意问我,又好像在自言自语地说:今年是一一年了吧?我答是啊。她接着说:这样说来,我认识巴金正好有八十年了。我恍然大悟。老人在这个关键时日,依然怀念着老友巴金哪。初识巴...

浏览全文 阅读(22342)

文/连波由袁雪芬创立的袁派产生于浙江的越剧,和上海这座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海是越剧的发祥地,越剧率先从农村民间艺术向城市现代剧场艺术转型就在上海;越剧剧种的正式定名在上海;对形成自身艺术形式和风格产生重要影响的上世纪四十年代越剧改革也发生在...

浏览全文 阅读(22337)
延时摄影艺术漫谈 2023-11-09 08:48

文/金建忠延时摄影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是难以磨灭的:记得那还是在八个样板戏主导银幕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时科教片是荧屏上的一道不可多得的亮色。当我有一次在银幕上看到科教片《毛竹》,看到竹鞭在地下如蛇行般蔓延伸展,最后毛笋破土而出、顶开岩石、茁壮...

浏览全文 阅读(2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