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风月刊
《上海采风》办刊宗旨定位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发现上海、导航上海的城市杂志,其内容贴近生活,视点独特,强调“独家新闻”,聘请名家开辟专栏。《上海采风》不主张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也不沉溺于晦涩枯燥的说教,致力于在通俗中体现深度,在深刻中保持轻松,进一步张扬个性、思想性以及时代精神,既和时代同步又能超越时代。
文集访问量: 11994 次
音乐列表
胡晴舫每晚夜幕低垂,满城灯火燃亮,那份超乎想象的壮丽,让你以为这座城市会永不没落。亚特兰蒂斯城的子民亦是庞贝城的公民,当年或许便是抱着如此信心,安心大方留在自己的城市,眼睁睁目睹地震发作,火山爆发,洪水淹没,把他们和他们的城市从地图上彻底而永久地...
郭采君这次跨年回去台北一趟,出了机场我就打电话给妈妈跟她说我出来啦,现在在“打D”。上了车,我跟“师傅”说麻烦前面“右拐”,下车我还差点等“师傅”打“发票”。去了餐厅,叫人家“服务员”,短短几天下来发现,我一辈子在上海的时间,比我在台北的时间还久...
高建群在上小学时,我们班有个漂亮的女生是上海人,她的父母都是银行职员。那时在陕北地区,大约有银行的地方就有上海人。大家说上海人聪明,而聪明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吃鱼。这女同学还是我的邻居。我记得她们家有个苏北老太太,独眼、驼背、穿一身黑衣服,力大无穷。...
梅偕春萌五月,在和张芷初次的电话通话中,我提出要对她作一次专访,张芷说她从不愿意、也从未接受过采访,唯一有兴趣谈的,不是陈逸飞和她那段19年婚姻的陈年往事,而是与陈逸飞的“失踪油画”有关的两件事,因为现在似乎没有人提起它们,而她却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张宏葆1956年,由北京承办的《全国音乐周》结束不久,文化部又举办《全国专业团体音乐舞蹈汇演》。上海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当然要去参加。经过紧张的创作、排练、审查,一个由顾仲彝任团长、沙梅为副团长的上海音乐舞蹈代表團一行四十余人于11月中旬抵达北京。...
居家虽偏远,时有友人来此一叙。虽说“家徒四壁”,然却“四壁皆书”,且字画满墙。尤其是那几幅“涛声依旧”,其书或凝重,或挺秀,或飘逸,或洒脱……友人们赞不绝口,问其来历,便有了以下这篇文章。杜宣与“涛声依旧”“一支烟斗衔在口,满腹经纶谈笑间”。这是...
郑土有像我来说,活了快一个世纪了,我看的东西恐怕比很多人都多,比如军阀混战、政治腐败、特务横行等,这一百年来发生的事,你们都想象不到的,我都看到过,而且我经历过。比如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经过就不简单,经过文化大革命你就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
白桦我和电影演员王蓓1956年冬天在上海结婚的前夕,接到我的上司——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学创作室主任虞棘给我的电话,善意地提醒我:“婚礼不可张扬,电影界是个多事的圈子,人也比较……”最后一句没有完全讲出来。我当然知道,他指的是电影人比较复杂,虽然对电...
文洁若2005年10月17日晚七点零六分,巴金在上海仙逝。萧乾是1999年2月11日下午六点正,在北京去世的。我陪萧乾在北京医院度过的那两年,他常念叨自己实在幸运,赶上了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他再也没想到进入暮年还能重新拿起笔,畅所欲言。这辈子活...
胡悦琳2011年5月29日,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举办的第十届百家电视台优秀电视文艺节目颁奖典礼上,由中国MV第一人王国平执导的音乐电视《红旗颂》和《诗韵松江》双双夺得一等奖,另一部城市形象片《上海世博旅游片》和旅游MV《无锡是个好地方》也同时获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