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98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易梦
  • pchenf
  • 阖丰
  • 蔚青
  • 牧雪吹箫
  • DiWan

文/张闳何为“中国”,怎样“模式”文/张闳据称,所谓“中国模式”概念最初由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乔舒亚·库珀·雷默于2004年提出。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雷默发表见解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的发展途径,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

浏览全文 阅读(22613)
《我》(一) 2023-11-09 08:48

文/影子《我》(一)文/影子我是谁我想知道我是谁我想你知道我是谁空旷的舞台偏偏是出单身剧偏偏由我来演偏偏只在今晚而明天并不是新的一天因为我的未来在于我的过去我和你不一样我就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现在,让我尽情地呼吸一口这舞台上的空气,我回...

浏览全文 阅读(22608)
“大师”虚拟得很 2023-11-09 08:48

文/童孟侯“大师”虚拟得很文/童孟侯我读文章就像我购买油画一样,不大看重这个画家是什么大学毕业的,是什么家的协会会员,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更对他的“人肉”不感兴趣。我看到我中意的油画,只要囊中不太羞涩,就买下;我发现喜欢的文章就读。大约40年前,...

浏览全文 阅读(22641)
把浴缸的塞子拔掉 2023-11-09 08:48

文/毛尖把浴缸的塞子拔掉文/毛尖记者去采访精神科权威。权威说:“我曾给患者出过这样一道题,我问他们,浴缸里装满了水,想把水弄出来是用勺快,还是用盆快?”记者插嘴说:“正常的人会用盆是么?”权威看一眼记者,说:“正常的人会把浴缸的塞子拔掉。”在美国...

浏览全文 阅读(22606)
我的上海情结 2023-11-09 08:48

文/马识途我的上海情结文/马识途如果照时新的说法,对什么迷恋就叫什么“情结”的话,我要说,我有“上海情结”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我曾经把我的一段青春时光,抛掷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会里。上海,不仅让我这个四川农村的孩子,在这里求得真才实学,使我得以进...

浏览全文 阅读(22635)
我的电影资料馆 2023-11-09 08:48

文/赵士荟我的电影资料馆文/赵士荟1939年春节,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上新落成的沪光大戏院上映“贺岁片”《木兰从军》,引起轰动。当年我还是一个淘气的小男孩,也跟着大人一起去凑热闹,并由此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一名“小粉丝”。电影院随票...

浏览全文 阅读(22621)
我的“戏迷”生涯 2023-11-09 08:48

文/张德林我的“戏迷”生涯文/张德林张德林在《将相和》中饰蔺相如人活在世界上,总要有点情趣,有点业余爱好,否则就活得太累,太枯燥,太没意思了。我现在已是耄耋之年,我经常跟研究生们打交道,上课,开学术讨论会,审批学术论文,平时忙得不亦乐乎。精神劳动...

浏览全文 阅读(22624)

文/顾也鲁(遗作)整理/黄一庆说说我的“老大哥”刘琼文/顾也鲁(遗作)整理/黄一庆年轻时的刘琼刘琼,电影圈里的朋友都亲切地唤他“老刘”。就像唤金焰“老金”,唤舒适“阿舒”,唤韩非“小韩”,唤孙景璐“小孙”,都是挚友的爱称。我唤刘琼“老大哥”,但他...

浏览全文 阅读(22626)

文/李天靖九十三岁的钱谷融先生文/李天靖钱谷融近影(沈建一摄)今年华师大60周年校庆,我所在的杂志社这期要做“我们是师大人”的头条。开会时说要请谁谁写稿,说到了请钱谷融先生。90多岁的他还能不能写呢,大家心里直嘀咕。我打手机向他约稿,又用座机打了...

浏览全文 阅读(22661)
百岁杨绛的情感家园 2023-11-09 08:48

文/乌尔沁百岁杨绛的情感家园文/乌尔沁杨绛近影上海世博会倒计时进入100天时,上海《文汇报》世博特刊想邀请一位百岁文化老人题一个词。观遍文坛他们自然想到了出生于1911年的杨绛先生。经过一番电话联系,出人意料的顺利,一百岁的杨绛提笔熠熠写下:“百...

浏览全文 阅读(2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