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采风月刊
《上海采风》办刊宗旨定位为把握城市气质,品味上海生活、发现上海、导航上海的城市杂志,其内容贴近生活,视点独特,强调“独家新闻”,聘请名家开辟专栏。《上海采风》不主张花花绿绿的娱乐新闻,也不沉溺于晦涩枯燥的说教,致力于在通俗中体现深度,在深刻中保持轻松,进一步张扬个性、思想性以及时代精神,既和时代同步又能超越时代。
文集访问量: 11963 次
音乐列表
文/余志仁老绿叶——徐才根文/余志仁余志仁上影字幕美术师、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员,任字幕美术的影片有《红高粱》《双旗镇刀客》《芙蓉镇》《月随人归》《阙里人家》《清凉寺钟声》等徐才根在第47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去年,由金娜编剧、王金安执导的影片《团圆》...
文/刘立中忆郑小秋文/刘立中刘立中导演、编剧、自由撰稿人郑小秋,白白胖胖,矮矮登登,笑笑嘻嘻,和和善善。他是位好好先生,敦厚纯朴,与世无争。后来知道,他是电影世家出身,全国政协委员,曾是大明星,著名导演。可是,他平时待人极温和,与人为善,一点架子...
文/詹咏回忆父亲詹同文/詹咏许是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我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会显得耐心不足。一日,儿子忽然发问:“爸爸,以前爷爷是怎样管你的?”孩子的诘问许是对我的小小抗议,却突然勾起了我对父亲的无限怀念。一转眼,他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五年了。父亲詹...
文/信芳像牛一样在银幕上奔跑文/信芳与牛犇对话是件高兴事。他虽是名演员,又做过导演,可他没有一点架子;他见多识广,且风趣幽默,时不时会让你大开眼界,又时不时让你兴奋不已。如从他的第一部影片算起,他已有65年的电影生涯,在银幕和荧屏上塑造的人物已达...
文/时永刚李京南摄影世界解读文/时永刚他赶了世博会的“热闹”李京南是个实在人,这是出于悟性。悟性的终极是走向简单,因为简单所以实在了。他也很快乐,但不喜欢凑热闹,更不喜欢无谓的繁杂。记得有一次一起去出席一个晚宴,那晚宴的东家拉来了一帮人来讲话,十...
文/陈云发祖忠人的“活动人像”摄影艺术文/陈云发1980年,一位来自企业的33岁年轻摄影者,走进了被称为“象牙塔尖”的上海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研究室,成为一名专职摄影者,他的名字叫祖忠人。30年后,祖忠人成为上海著名的艺术摄影家,不仅结缘了大批老一...
文/本刊记者刘莉娜王智量:一本书,半辈子文/本刊记者刘莉娜王智量1928年出生,江苏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中国社科院从事理论研究,1985年起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主要翻译作品有《叶甫盖尼·奥涅金...
文/丹晨寻找巴金的故事文/丹晨巴金在杭州(1993年)“无论如何要静下心来给你写这封信……”——巴金和读者赵瑜新著《寻找黛莉》发表后,好评如潮。我读时也为之惊喜,为作者富有诗性的酣畅的叙写、深沉的独特的思考所吸引。作品是从发现巴金于三十年代写给读...
文/千里光快乐的子弹为什么熄火了——看《非诚勿扰2》文/千里光千里光中国作协会员,文学杂志编审,出版多部文学集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景色如画,濡湿的空气被隔绝在窗子外,房间里电扇悠悠,每一丝风都吹出了柔情和蜜意。一对新人,省却了一切繁文缛节,直奔...
文艺揽粹2010上海文艺创作和重大文化活动颁奖仪式举行2010上海文艺创作和重大文化活动颁奖仪式,近日在锦江小礼堂举行。京剧《成败萧何》、昆剧《长生殿》(精华版)、木偶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杂剧《腾越——跳板》、电影《建国大业》、电视连续剧《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