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915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蕙芯
  • 沂河渔翁
  • 新雷第一声
  • 落红飘雪
  • 林沐风
  • 北侨三叔

陈燕谷现在回想起来,电视连续剧《渴望》的播映真是一个应当纪念的事件,或者再抬高一把,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中国现代史发生根本转折的一个表征。这一喜剧性事件的发生,意味着中国现代史的一个时代,也就是令人精疲力竭的社会动员时代,正式宣告结束;以及另一个时...

浏览全文 阅读(21039)

罗永生英国政治学家贝拉米(RichardBellamy)在他的著作《自由主义与现代社会》中,追索了自由主义在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几个欧洲国家的发展的变形的历程。他的基本命题是:十七世纪从英国兴起的自由主义,是一种“道德性自由主义”;但往后的...

浏览全文 阅读(21065)
事关人性 2023-11-09 08:48

匡建刚针对程映虹“试图消解‘瓦尔登湖的神话”(《读书》一九九六年第五期)的观点,何怀宏先生写了《事关梭罗》(《读书》一九九七年第三期)一文,用较为翔实的材料为梭罗作了亲切的辩护。读了这两篇文章以及另两篇受程文启发而对梭罗及《瓦尔登湖》产生幻灭感的...

浏览全文 阅读(21002)
残雪的理想之光 2023-11-09 08:48

张玉田原以为残雪作为小说家不大可能有很多的读者,不过,看到她居然也在《读书》上发表文章了:《理想之光》(今年六期),并且赫然地把题目和名字打在了封面上,这样,就不能不怦然心动,也是欣慰。真的,老觉着她不太稳妥、野路子,那样写小说行吗?如今残雪(这...

浏览全文 阅读(20999)
“真问题”的背后 2023-11-09 08:48

乐钢何清涟的《现代化的陷阱》提出了“真问题”,对此我同意卞悟的看法(见《读书》一九九八年第六期)。我以为《陷阱》的首要贡献就在于,它提醒中国的思想界面对现代化这一过程必须有足够的问题意识。不能假设陷阱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一旦这样思...

浏览全文 阅读(20987)

赖德胜八年前我写过一篇名为《弃“暗”投“明”》的短文,主张放弃暗补实行明补。《读书》今年第五期所载郑也夫先生的《明补与暗补——住房社会学断想之二》一文,勾起了我进一步的思考,特别是文中所讲暗补“使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更是一语中...

浏览全文 阅读(20873)
古墓新知 2023-11-09 08:48

庞朴漫读郭店楚简一九九三年十月,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的一座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批楚文字竹简。经过专家们的整理识别,楚简图版及释文已于今年五月由文物出版社发行,书名叫做《郭店楚墓竹简》。据说墓曾被盗,竹简亦曾殃及。劫余竹简八百零四枚,出土...

浏览全文 阅读(20843)

孙兴全郑也夫先生的《明补与暗补》一文(载《读书》今年第五期)破了暗补制度的障眼法术,暴露出了仍然割舍不掉的分房制度“穷帮富”的实质。凭心而论,城镇职工中四分之一的无房户,大都处在什么收入层次?在分房制度中住上了条件优越的福利房的人都是需要“补”的...

浏览全文 阅读(20728)
茶何毒? 2023-11-09 08:48

阮绍诚李零在《药毒一家——方术四题之四》(见《读书》今年第三期)中,行文至“人类为什么嗜毒,而且是古今中外都嗜”便忽而收笔,以“原因首先人脑本身就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类似之物,人一旦缺了它,马上就没精气神”匆匆了事,而将这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的其次部分...

浏览全文 阅读(20709)
文事近录 2023-11-09 08:48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中的儒学困境陈来在《浙江社会科学》一九九八年第三期撰文指出,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遭遇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把辛亥革命前后放逐儒学的运动进一步推展到伦理和精神的领域,使儒学在现代中国文化的...

浏览全文 阅读(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