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897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孟冰
  • 林沐风
  • 岚若西谷
  • 山里狼
  • 菊下香
  • 王笑
文化杠杆与世界困境 2023-11-09 08:48

穆光宗罗马俱乐部总裁奥雷利奥·佩西在他的《未来一百页》里一方面直言不讳地指出人类面临的困境,人类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严峻的抉择:生存或是毁灭;另一方面给人类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在现实的狭缝中崛起。“我们业已处于一个十分困难和决定性时期的黎明...

浏览全文 阅读(16332)

过去若干年内写过一些新诗和旧体诗词。这些东西艺术水平都不高,只是由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同志(最早的是韦君宜同志)多年来屡次要求结集出版,我也就同意了,并且趁此作了一些删改。我学写新诗的时间虽已不短,但成绩欠佳。有些旧作自觉过于肤浅,另有一些一时难于寻...

浏览全文 阅读(16348)
编后絮语 2023-11-09 08:48

经过几个月艰难的回顾、思索,发现《读书》杂志有很多缺失。现在回过头去看过去编的东西,不免有点作家们看自己习作时的况味。要是时光可以倒流,让我们重编一番,很多工作可以做得更细,言论可以更周详,片面性可以更少。但是,也经过这番思考,我们深深感到:《读...

浏览全文 阅读(16380)

文刃拉美大陆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了艰难、曲折的现代化进程,文学领域里产生过几次重要的运动。世纪转换之际,拉美知识分子精神上充满着“难以名状的焦虑”(乌拉圭思想家罗多语)。自十九世纪先后取得独立后,许多拉美国家连年的内战挫伤了一代知识分子最初的乐...

浏览全文 阅读(16406)
本期国外版画简介 2023-11-09 08:48

张守义法朗士·麦绥莱勒是比利时著名版画家。一八八九年生,艺术家的童年是在比利时勃兰根堡海滨的一个小渔村度过的。青年时代在干德美术学校学习。一九0九年麦绥莱勒第一批版画作品问世,这些作品是木刻家旅居德国、法国、英国时,画了大量写生后创作的。第一次大...

浏览全文 阅读(16403)
“扒灰”溯源 2023-11-09 08:48

熊盛元久不悟何以称翁媳乱伦为“扒灰”或“爬灰”,近读清人王有光《吴下谚联》,方知此语之来历。《吴下谚联》卷四云:“王荆公子,早世,其妻另筑小楼以居,荆公时往窥焉。媳错会公意,题诗于壁,有‘风流不落别人家句。公见之,以指爪爬去壁粉。外间“爬灰”之语...

浏览全文 阅读(16408)
卡赞扎基的自由悲歌 2023-11-09 08:48

刘耀中高澄希腊作家尼可斯·卡赞扎基(NikosKa-zantzakis)(一八八三?——一九五七)一生就象他的小说《希腊左巴》(zorbaTheGreek)的主角左巴一样,想在生、老、病、死的后面找寻一种精神的解脱。他的那颗朝气蓬勃、野性未驯的巨...

浏览全文 阅读(16449)
“香山嶴里巴”辩正 2023-11-09 08:48

费成康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曾在《牡丹亭》中描绘了香山即澳门的风土人情。剧中香山多宝寺的住持僧在初次登场时有这么两句唱词:“一领破袈裟,香山里巴”。多年来,很多有关汤显祖的著作和论文,如徐朔方的《汤显祖年谱》,黄文锡、吴凤雏的《汤显祖传》等,都对“香...

浏览全文 阅读(16465)
不成熟的日本文化论 2023-11-09 08:48

陈敦秀日本的“日本人论”、“日本文化论”研究自江户末期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然而,把它比做一个人的话,它还很不成熟,既不是稳重的中年人,又不是垂暮的老者。它具有人处于青年期的种种性格。喜欢自我分析的日本文化论大家知道,几乎每一个青年人都要经过一...

浏览全文 阅读(16466)
杂花生树 自成一家 2023-11-09 08:48

刘中桥《龙门阵》的民俗特色四川人民出版社办的《龙门阵》双月刊,是一本文史民俗杂志,自一九八○年十一月创刊,迄今已出四十期。四川人口中的龙门阵,即是外地人称的聊天摆条,形式极为随便。只要有人事的际遇,就少不了龙门阵:谈心、言笑、话旧、抒怀,无束无拘...

浏览全文 阅读(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