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运均杨成武同志的《忆长征》(解放军文艺版)是作者根据自己在长征中担任团政委的亲身经历写的一部长达十九万字的革命斗争回忆录。它以红四团的活动为线索,准确而又详细地记述了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所经历的一次次险恶的战斗和那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它最显著的特...
子锐我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典籍浩如烟海,因此,编制古籍目录提要,无疑是嘉惠后学、功德无量的好事。建国以来共出古籍千余种,近出《八百种古典文学著作介绍》收录达八百种,可谓洋洋大观。但是大致浏览一下即可发现,这本书存在的问题不少。首先,本书的选目一味...
张宽德国启蒙学者莱辛在他的剧本《智者纳坦》中,曾借那个被请来裁判三个王子的戒指孰真孰假的法官之口说:勿须理论其它的戒指是假是真,关键在于相信自己的戒指真,各自努力向善,互相宽容,“自己活,也让别人活”。莱辛主张的是三大宗教互相宽容与并存,如果把这...
方晨元代作家在统治者的歧视和迫害下,大多屈沉下僚,处境维艰,作品往往被歌伎在“勾栏”、歌榭演唱后,或散失,或湮没,或传唱于市井村坊,或为文士采摘而载入他书。这便给治元散曲者留下了艰巨的钩沉辑佚工作。新近出版的羊春秋先生的《元人散曲选》,颇具特色。...
王稼句白话散文作为一种革新手段,受到新文化运动开拓者们格外的重视。它为摒弃中国文学传统中写诗作文的陈规陋习,提供了一种自由的形式——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兴之所至,无所拘束,宛若行云流水。它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因而在“五四”以后获得巨大的成果。...
尚丁六十年代初,上海成立过一个“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调集了一批老编辑、老出版工作者——我也是其中之一,从事出版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也曾计划过编辑出版一个《出版文献资料》丛刊,作过积极筹备,组过一些文稿。但好事多磨,几经折腾,来了个史无前例的“文...
唐衡徐规教授治宋史多年,他的近著《王禹事迹著作编年》,对王禹生平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体现了作者的谨严学风。本书不仅按年月编排了王禹的事迹和有关当代大事,而且还考定了王禹几乎全部著作的写作年代,钩沉和著录了王禹的许多散佚诗文,纠正了前人包括王禹本人著...
冒从虎王勤田在我国西方哲学史的研究中,“中世纪”哲学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一向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车铭洲同志的专著《西欧中世纪哲学概论》的出版,给这方面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色彩,令人欣喜。《概论》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西欧封建社会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
靖波“潇湘”一词,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但是解释不一。《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对柳宗元《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一诗中的潇湘,其注释是:“潇湘,二水名,在永州界。”《古文观止》(清吴楚材等选注)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对潇湘一词的...
沈扬《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以下简称《通史》)在论述“戏曲的起源”时谈到了楚国的文化。《通史》认为,楚国在文化上要比北方民族落后,而且一直是在向北方民族学习,“直到战国时期,这种学习、追随而始终落后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改变过来”。不错,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