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871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芳踪
  • 宋家园
  • 混沌虚空
  • 林沐风
  • 谷一
  • pchenf

朱紫奇县境百里不可知,社内五万人口,邮局一查,《读书》一份,独我订之,四岁也。酷爱么?不敢说。我没有精读《读书》中篇篇文章。然而,毕竟是每期也有那么几篇,吸引了我,打动了我的心弦。如:“读者·作者·编者”、“笔谈”、“纽约通讯”等。其魅力何在?诚...

浏览全文 阅读(19023)
批评、商榷中的文明 2023-11-09 08:48

龙先林翻阅新到的《读书》(一九八三年第三期),“读者·作者·编者”专栏里的《深刻的教训》和《倒使我不安了》两文感动了我。这两文的作者,一个是受人批评的,一个是批评人的。但他们没有因在某些方面产生了问题闹得剑拔弩张,势不两立。而是诚以相见、相待、相...

浏览全文 阅读(19069)
新诗要不要标点? 2023-11-09 08:48

李毅卞之琳古苍梧一卞之琳同志:我是个诗歌爱好者。读了一九八二年第七期上您的《读古苍梧诗集<铜莲>》,有一陋见,想提出来与您商谈。我认为您对第32页上的几行诗的断句标点并非准确,依我看来,下面的断法更能体现作者的意图:一张脸在微笑,不知...

浏览全文 阅读(19103)

达威廉·福克纳把自己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文学创作事业;对于他,文学是比生命更为宝贵的;因为即使他逝别人间,而他的书却将传给后代。在一封信中,他曾经写道,“作为一个人,我的最大的愿望是:我将从历史中消逝,除了书之外,一点痕迹也无需留下……我的目标,毕...

浏览全文 阅读(19122)

沈以仪司徒雷登,一八七六年六月出生在浙江杭州,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在美国华盛顿医院默默无闻地去世。他担任美国驻华大使(一九四六——一九四九年)期间,曾经是风云一时的人物。他在中国有相当的社会关系,曾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抗日战争期间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

浏览全文 阅读(19129)

王枝忠读了《读书》八一年十一期所载《对于的新思考》后,觉得有些话要说,并因此引起了对有关一些问题的思考,虽是一孔之见,也许不无参考的价值。《新思考》对《促织》的思想内容提出了如下新见解:“从故事所达到的最强烈的艺术效果来说,悲剧顶点还不是人之投井...

浏览全文 阅读(19111)
含讥寓讽之作 2023-11-09 08:48

钱行《吴下谚联》(中华书局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与《乡言解颐》合刊)是清人王有光所作,共收谚语三百来条,其中有不少“含讥寓讽”的,现在读起来还很有味。如以“鸦鸣何少鹊何多”讥刺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坏话”的人;以“闻得鸡好卖,连夜磨得鸭嘴尖”讥刺...

浏览全文 阅读(19146)
感谢祖先 2023-11-09 08:48

程天权中华书局近年重印的《四库全书总目》,是部颇具权威性的工具书。整理者曾做了三件事。一为校订,使错讹大大减少。二将清政府从《全书》中撤毁的书重新收入,题《四库撤毁书提要》,并加入《四库未收书提要》,更见其全。三由王伯祥点断全书。影印组还编入书名...

浏览全文 阅读(19081)
不能冒失求之 2023-11-09 08:48

劳柯《清代日记汇抄》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出版的新书。收录清代早期、中期日记三种,晚清日记二十五种。此二十五种晚清日记,有稿本十种,抄本二种,原件都是上海图书馆藏品,外间不易经见。其余十三种绝大多数为旧刻本、旧印本,现在也很少流行了。日记...

浏览全文 阅读(19105)
底本 2023-11-09 08:48

朱慧深中华书局新刊《诗林广记》,在“点校说明”中说,此书版本“现存最早的系明弘治年间张鼐刻本”。这是不确的。在北京图书馆里收藏的就有宝礼堂旧藏的残元本(存十五卷),此外还有正统刻本,也早于弘治。最近古籍重印工作显出了初步兴旺发达的可喜景象,但也还...

浏览全文 阅读(1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