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记不得商务印书馆哪部纪念文集中,偶然看见谢六逸一段趣闻:大学课堂下一位弟子把听课笔记整理出版,请老师作序推荐。谢师欣然应允,并不计较,倒生同情。商务一百多年来进进出出的馆史人物何其多也,整整一百年前,谢六逸二十四岁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入职商务修订...
王汉近年来,国内艺术研究与历史研究的联姻渐成风气,学界多谈图像证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几年前创办了《形象史学》杂志,足以证明历史学界对使用图像资料做历史研究的重视。溯源风气之形成,中译本《图像证史》一书与有功焉。近日该书再版,忽忆箧中尚存研...
李晋弗雷德里克·伍尔辛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来到中国边疆的探险家和动物学研究者,曾经代表哈佛大学和国家地理学会两次访问中国。在这些考察里,陪伴他的是妻子珍妮·伍尔辛——一个在纽约长大的铁路大亨的女儿。一九八0年,哈佛的皮博迪博物馆出版了弗雷德里克对两次...
我坐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珍本与手稿图书馆LillyLibrary里,眼前绿色档案盒里雷蒙德·卡佛给儿子写的信把我带回到当年憋在芝加哥城北一家旅店里翻译卡佛《软座包厢》时的疑问:小说主人公迈尔斯是卡佛吗?迈尔斯的儿子是卡佛的儿子?信与小说之间、老卡佛...
缓之近读米彦青教授的《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印象深刻。此书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系统深入地描述了元明清时期蒙古族汉诗创作的发轫、发展以及嬗变的轨迹,是作者多年积累的重要收获。首先,作者占有丰富的史料,包括大量的诗文集、游记、日记等,为深入解读...
段志强荀子认为,他正生活在一个看脸的时代。一个人长得好不好—荀子说的主要是男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对他的评价,结果就是大家争相追求颜值,以至于“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而在婚恋市场上最受欢迎、“妇人莫...
李庆西《晋书》编目有个特殊之处,于诸臣列传之外,“四夷”和“载记”之间,又插入三卷列传(卷九十八至一百),分述王敦、桓温、祖约、苏峻等二十人。如此另册处置,无非叛臣奸佞之属。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谓:“王敦等聚于四裔(夷)之下,不名叛而叛显矣。”可...
曹卫东一十九世纪的德意志精神,按照洛维特著名的说法,由歌德和黑格尔携手发端。在其《从黑格尔到尼采》中,洛维特开门见山地写道:“歌德使德国文学成为世界文学,而黑格尔则使德国哲学成为世界哲学。”故此,十九世纪的德意志精神往往又被称为“浮士德精神”,足...
张帆张晗一七五二年,歌剧《中国英雄》(L’EroeCinese)在欧洲艺术之都维也纳美泉宫首演,这是意大利著名剧作家彼特罗·梅塔斯塔齐奥(PietroMetastasio,1698-1782)为庆祝奥地利女大公、神圣罗马帝国皇后玛丽亚·特蕾西娅(...
刘岳兵近代日本的中国观已经成为读书界的一个热点,而且出版了一些有体系的著作可供读者参阅。清末民初中国人游历、考察日本的原始资料,既有王宝平主持影印的《晚清中国人日本考察记集成》(本文主要参考吕顺长编著《教育考察记》上下卷,杭州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