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857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爱农
  • 芳草斜阳时
  • 欧阳小溪
  • 李椿
  • 宋家园
  • 新雷第一声

十九世纪以来,英帝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印度测绘局(theSurveyofIndia)的地理调查和地图测绘,将印度从异国情调和未知区域转变为明确且可知的地理实体。地图是英帝国获取海外本土知识,进行殖民统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创造历史,绘制领土:英属印度...

浏览全文 阅读(24031)
斯威夫特的中国趣味 2023-11-09 08:48

蒋永影十七世纪的传教士们把对中国的光辉描摹带回了欧洲,并掀起了一股“中国风”(Chinoiserie)。这些光辉描摹对西方启蒙时期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歌德,还有英国的坦普尔爵士(LordWilliamTemple,16...

浏览全文 阅读(24057)

康宇辰近读陈平原的新书《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发现该书对人文学的社会实践可能性做了一次重要的思考。在这个人文学科不敌自然与社会科学而日渐式微的时代,陈平原不只呼吁“理直气壮且恰如其分地说出人文学的好处”,也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科观...

浏览全文 阅读(24003)

丁诺舟一八六八年的明治维新被视为日本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旧有的封建制度被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日本自此走上了富国强国之路。长久以来,日本人也将明治维新开启的明治时代视为光辉四射的盛世。深受日本民众喜爱的历史作家司马辽太郎将明治时代评价为“世...

浏览全文 阅读(24090)

徐跃一王笛《袍哥》一书,在方法上试图将中国历史与西方新文化史和微观史接轨。但就该书的写作而言,作者还明显受到海登·怀特的影响,充分利用了微观历史事件进行了文学式深描。当代西方学术界强调历史写作与各种文学形式,尤其是小说,在结构上十分类似,而在这方...

浏览全文 阅读(24086)
制度的重量 2023-11-09 08:48

李文杰探讨晚清朝会与文书制度的新书有一个有趣的名字:“辨色视朝”。这个出自《礼记·玉藻》的典故,说的是君臣天色方明即开始理政,具体到晚清,醇亲王奕列举他所亲见亲闻的几位皇帝的作息时间表,说道光年间“每日请驾,例于寅正三刻(4:45);咸丰年间召见...

浏览全文 阅读(24055)

强世功沈宗灵先生去世已经好几年了。时问越长,我对先生的怀念也越深。也许随着年龄增长才意识到生命中有多少美好珍贵的东西,可当年却是在不经意的轻慢中度过。好在,我没有错过。一九八六年秋,我考入人民大学法律系。那时的法律生真的可怜,无法学书可读。在经过...

浏览全文 阅读(24091)

王丁事情的缘起,为一八七七年初春的一个星期天的午后,清朝驻英公使馆一行四人应邀前往罗素公爵家拜访。事后三位参与者留下记述,分别为正副钦差大臣郭嵩焘、刘锡鸿以及翻译官张德彝。所谓童年罗素,就是后来成为大哲学家、获得一九五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人:伯...

浏览全文 阅读(24155)
之不拉与海乙那 2023-11-09 08:48

苏福忠就一门手艺来说,鲁迅谈得最多的是翻译,比起谈写作,可谓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只涉及“译文”的,如为翻译作品或者集子作序跋,鲁迅全集里可能多达近二百篇,其中会不同程度地说到译文和引用译文;真正涉及翻译这门手艺本身的文字,有十多篇,也算很多了,最...

浏览全文 阅读(24211)

刘文江一、邓迪斯之论与当今美国民俗学的“危机”民俗学是一门有着自我反思传统的现代学科,譬如在美国民俗学会二00四年年会上,著名学者阿兰·邓迪斯(AlanDundes)发表了题为《二十一世纪的民俗学》的演讲,其中就尖锐地指出:当前民俗学专业性的减弱...

浏览全文 阅读(2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