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941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落红飘雪
  • 宋家园
  • 香灵儿
  • 林沐风
  • 新雷第一声
  • 岚若西谷

摘要:金宇澄的《繁花》描绘了小人物在上海的生活图景,通过空间的转换来隐喻人生命运的浮沉。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安排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空间都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从空间诗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人这一主体形象,进而关注人的生存处境和人生选择,以求找到真正的自我。关...

浏览全文 阅读(28253)

摘要:沈从文在《丈夫》中借丈夫身份的迷失到最终找回,直指现代都市文明对乡土文明的损害,呼唤回归人性,回归乡村净土。但无论是主要人物丈夫,还是诸如次要人物老七,在作者着力掀开遮盖乡土倩影的薄纱时,他们真实的声音却因此被遮蔽、封存起来。笔者在此试图揭...

浏览全文 阅读(28200)

摘要:短篇小说《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可被看作是沈从文在小说创作上进行自我构造的典型作品之一,作品体现了沈从文多元、独特的小说叙事技巧。小说的叙事是从“讲故事”开始,营造出一种讲故事的语境;在内容上以第一人称视角叙事,构建故事框架,表现出“故事”中...

浏览全文 阅读(28083)

摘要:日本江户时代商人和妓女之间,出现了以殉情处理感情的方式,特别称为“心中”。当时的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反映社会现象,将所发生的殉情事件改写成剧本,并作为歌舞伎和净琉璃的题材搬上舞台。在戏剧的宣扬下,更助长了殉情的风潮,使其流行长达四十余年,并对...

浏览全文 阅读(28053)

摘要:“气”作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在中国哲学中具有普遍意义。元代吴澄,由于兼具理学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将理学思辨方式运用于文艺理论方面,因而使其文艺理论具有理学气息。本文以元代吴澄“气论”思想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学思想下的“天地之气”与文艺理论...

浏览全文 阅读(28015)
对话性:独语与多声 2023-11-09 08:48

摘要:对话性是巴赫金“复调理论”的核心内容,以“独白”“复调”“多声部”等为审美内涵和哲学价值的批评实践对小说文本研究具有重要作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作为运用对话理论的典范,囊括了作者、作品人物、读者以及社会语境等之间的多层次、多形式对话...

浏览全文 阅读(27966)

摘要:作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中蕴含着丰富而多元的审美观念,“病态美”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层面。本文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解读,分析“病态美”在塑造人物内在精神、表现人物至真至情和揭示全书悲剧主旨三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关键词:《红楼梦》...

浏览全文 阅读(27964)

摘要:如果你问一个中国人对《三国演义》中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估计80以上的人都会说诸葛亮,这不仅仅是因为罗贯中花费了大量笔墨来描写这个人物形象,更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慧、忠义深深打动了读者。本文针对小说“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写,...

浏览全文 阅读(27919)

摘要:在中国传统的士林社会,想要有所抱负,除了自身的才能以外,也离不开独具慧眼的伯乐。《史记》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模式,绘制了一幅先秦至西汉初年的人物图谱。在《史记》众多人物形象研究中,“伯乐”形象的探讨屈指可数,这类人物广泛分布在《史记》各篇章中...

浏览全文 阅读(27877)

摘要:《祖列依哈睁开了眼睛》是一部讴歌生命和人性之爱的写实小说,在尊重历史细节的同时,将一个鞑靼乡下女人祖列依哈充满苦难的人生跋涉之旅,以全景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展现她对生命意义和存在本质的深刻感悟。小说的叙述风格和叙事手法独特,在叙述时间方面...

浏览全文 阅读(2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