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评论版
《名作欣赏·评论版》是对于历史人物以及事件从联系中找到一个历史的契合点,进行介绍。如果是作品的欣赏偏向于从点出发来看历史,如果是人物的介绍偏向于通过人物和历史的结合来判断结构以及特点。
文集访问量: 11945 次
音乐列表
摘要:吴宓留美期间接受了白璧德的国际人文主义思想,但吊诡的是,他又是实践新派浪漫情爱最为坚决的一人。然则,在爱情上极为“新派”的吴宓何以选择白璧德的国际人文主义思想?本文将从吴宓留美前的教育背景、文化思考等因素出发,探讨吴宓走向白璧德的思想基础,...
摘要:李娟“羊道”系列散文,取材于她在新疆哈萨克族家庭体验游牧生活的真实记忆,围绕着扎克拜妈妈一家,记录和书写了当地游牧民族的生命形式,以“在场”的姿态和精神,细腻地描绘了游牧民族的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对哈萨克游牧民族人事物的观照、民俗文化的全息...
摘要:英美语言存在大量的头韵,头韵的使用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节奏感,强化语言的对比性,使语言简洁明快,还能强化语言的讽刺意味,基于頭韵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其被广泛应用于英美文学创作中。而中国的散文语言则不同,明快感较弱,但音节整齐,平仄有度,叠...
摘要:秦岭,这座中国的父亲山,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秦岭不仅是地质名山,被誉为“北方第一俊峰”,也是生态名山,被称为“中国中央公园”,还是文化圣山,被称为“中国天然的传统文化博物馆”。秦岭包括了终南山、华山、太白山等山峰,有着独特的...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人与人、人与神、神与神的饭局,得出以下结论:人类的秩序要求同级的公平、阶级的差别,以及对神绝对敬仰;人与神之间存在着不可忽略的距离,人与神之间注定分道扬镳;神与神之间不会因为小事产生永久的矛盾,他们始终高高在上俯视人类。关键...
摘要:著名译者、西方汉学家杜博妮针对汉语文学作品的外译提出了快乐原则,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本文旨在阐述快乐原则在文学翻译理念中的特征,从忠实性、通顺性和艺术性等三个方面探讨文学翻译的快乐原则在杜博妮英译的北岛诗集《八月的梦游者》中的应用,以展现快...
摘要:《奇迹男孩》作为一部成功的儿童励志片,叙事行云流水,起承转合设计准确,结构小巧精致,将“如果一定要在正确和善良之间做出选择,选择善良”的主旨贯穿全片,令观众在观看后心生感动。但同时作为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式温情家庭片其内里依然是好莱坞梦工厂行销...
摘要:电影《一树梨花压海棠》极大地还原了小说《洛丽塔》中的设定,但其关键情节的刻意遗漏却使得电影的内核与小说的内核出现了根本的不同。关键词:《洛丽塔》电影改编还原度故事内核一、前言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一直是一部富有争议的小说,从费劲周...
摘要:1997版电影《洛丽塔》中特写镜头的大量使用,显示出细节刻画在当今影视作品拍摄上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以细节描写切入,运用文本细读方法,从叙事学和心理学角度分别对电影中蒙太奇的运用、“配角”特写、时间模型、氛围渲染与心理烘托进行客观分析,指...
摘要:小说《月之记忆》中,作家鹤阳子通过女主人公志保的经历与视角,探讨女性的价值与归宿问题。她将母女两代人的遭遇联系起来,批判父权制社会畸形的家庭关系,表达她对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憧憬。作家通过女主人公的生命感悟表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