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下半月
《文学教育》杂志是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国家级文学类教育类的理论刊物。常设主要栏目有:名师高论、新作拔萃、文学教法、文本读法、文章写法、名篇探赏、作家研究、古典重读、课文研析、文学争鸣、文学美学、硕士论坛、原创天地、文坛扫描。
文集访问量: 16544 次
音乐列表
王盛内容摘要:国产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以二次元与民族主义相结合的形式,将中国拟人化为可爱的兔子形象,向观众呈现了中国艰苦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从而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作品通过塑造萌化与意识形态化的形象形成身份认同,运用简化与真实并置的叙事逻辑达到...
缑悦内容摘要:伊沙的长诗《乌托邦》体量庞大,作为口语诗,该诗继承了其诗歌主题空心化、语言表达口语化、题材对象生活化的特点。通过对该诗这三个方面的文本细读分析,能够探析到伊沙写作风格在诗中的体现。同时也能看到伊沙口语诗写作的不足和发展的瓶颈。关键词...
王梦蕾内容摘要:花木兰的传说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花木兰是国人心中尊敬的杰出女性。如今更是被加工为多种艺术形式,其中2020年10月12日迪士尼版《花木兰》在国内上映,引发了国内外众多观众的热烈讨论。电影主线依旧沿着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说脉络,但...
杨霞季成内容摘要:022北京冬奥会掀起了全民参与冬季运动热潮,冰雪运动项目进一步走进大众视野。北京冬奥周期,以“冬奥”为背景的文学创作和图书出版活动应运而生,其中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的冰雪运动主题成长小说是其中的分类之一,因其具有明显的创作意识...
内容摘要:美国黑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离不开黑人母亲的付出和影响。与传统文学中黑人女性的悲剧形象不同,《堪城遗孤》塑造了全新的黑人女性形象,其闪耀的母性光辉点亮了黑人儿童内心的火焰。关键词:黑人女性新形象《堪城遗孤》母性光辉一.黑人女性的传统文学形象黑...
肖嘉怡内容摘要:陈河的新作《天空之镜》延续了他对华人移民、战争历史以及革命精神等方面的关注。作家通过追寻奇诺身份这一线索,不仅发现了华人在南美洲的百年苦难历史,看到自己的精神原乡,也在历史现场与大量资料的共同作用下穿过时间的厚玻璃,重现革命精神的...
焦健内容摘要:小林爱雄是近代日本诗人、戏剧翻译家及文艺活动家,为日本戏剧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1908年底至1909年初,小林爱雄来到中国旅行,并于1911年出版了单行本游记《中国印象记》。顾名思义,游记中对于中国城市及中国人的描写引人关注。但...
高林萍内容摘要:《水刀子》是美国科幻作家保罗·巴奇加卢皮的一部关于气候变化的小说。作者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反乌托邦的美国社会,充斥着缺水、种族关系激化、战争频发等社会问题。无论是处于金字塔高层的凯斯女王,或中产阶级的记者露西,还是社会底层的得州难民...
王晓红王柯林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黑奴变“猎人”的暴力启蒙,黑奴体制与英雄主义的激战两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影片《被解救的姜戈》中奴隶文化与暴力美学的交织。姜戈被“医生”解救后,经过内心的短暂思想斗争后,就选择做一名赏金猎人,用正义和暴力对抗黑奴制度,保...
吴晓明内容摘要:在关于20世纪的记忆当中,南京大屠杀是最难以忘却的人道灾难之一,有三十万无辜的中国人民在南京大屠杀中遇害。这次惨绝人寰的屠杀以伤痛的姿态永久留存于中国的公共话语空间和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永不能磨灭的国殇。《拉贝日记》是一个纳粹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