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秋雨
出生在河南封丘,参军在河北承德 ,工作在湖北潜江。实现记者梦想,心灵为之歌唱,从事新闻工作多年,发表新闻作品多篇,曾是国内具有一定实力的编辑、记者、作家之一。其作品特点是关注人间真、善、美、及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中的困惑和追求。文笔细腻、优美、感人,受到众多读者喜爱。 2008年3月,省内外6家生活类知名杂志知晓我内退后,热情相邀,但我决定不再做编辑而专事创作。我想乘着文字的翅膀,越走越远,越走越高,多出几本好书,给后人留个念想。
文集访问量: 6519 次
音乐列表
“挑着担子走四方,锔锅锔盆锔大缸”,这是我小时候常看的《锔大缸》中的唱词。如今半个多世纪已过去,仍记忆犹新。记得我们小的时候,离我们村五六里远的留光集上就曾有两个有名锢漏匠,他们姓赵,大人们分别称他们为:赵三锢漏、赵四锢漏。每当村口有:“锢锅——...
我刚记事时,家里的烹饪设备是老祖宗们流传来的用坯砌成的土锅台。熏得浑身黑黢黢的它,顶着两三口黑铁锅,像怪物一样静卧在厨房的一角。它“吃”进柴草点着火后,释放能量烧热铁锅方可做熟饭菜。这种土锅台食量很大,每天至少需半担“口粮”,否则便熄火罢工。父母...
难忘的绿豆冰棍小时候家在农村,每到夏季,我最大的愿望是每天能吃上一只冰棍。那时的冰棍品种远没有今天的繁多,都是五分钱一只的圆柱形冰棍,味道也永远是单调的冰凉甜润。可是,撕开简单的包装纸,将染有色素的冰棍送到嘴里贪婪地吮吸,是儿时的我最惬意的避暑方...
那些亲爱的绰号我生在豫北平原的一个乡村,小时候领略了乡亲们起绰号的幽默。至今想来令人捧腹。闲来想想这绰号起的也挺有意思的。绰号又称外号、诨号,即根据人的特征、特点或体型给他另起的非正式名字,大都含有亲昵、开个玩笑、憎恶或嘲弄的意味。并非都有侮辱性...
难忘故乡的“糊涂”我这里所谓的“糊涂”,说的不是人的心理或头脑不清楚,而是一种食品的名字,这种食品,就是稀粥。一般的“糊涂”是用玉米面或小米面做成,不需添加任何佐料。做得稠一些,是“稠糊涂”;做得稀一些,就是“稀糊涂”了。如果放了大豆,就叫着“豆...
怀念,家乡蒸菜的味道一年四季,家乡的蒸菜吃不断。打罢春,最先被端上饭桌的,是榆钱儿蒸菜。一般的植物春华秋实,榆树却是先开花结籽,后长叶片。河边的岸柳垂下鹅黄的枝条后,榆树的枝头便挂出一嘟噜一嘟噜的榆钱。榆钱小如指甲盖,中间鼓起,四缘为薄得透亮的边...
难忘童年画手表在我小时候,看到商店里有好多表,我多么想要一个啊!父亲看着我,对我说:“是不是想要表?”我说:“嗯!”父亲说:“走,就上我家去吧!”到了家,父亲让我坐下,自己却在柜子里找东西。我想:“肯定是给我找表!”谁知父亲没拿表,而是拿了一支笔...
难忘冰上打陀螺小时候,玩得最开心最难忘的的,那就是冰上打陀螺了。小村北边,约半里地有个比足球场还要大的池塘,每年入冬,不到三九腊月,河水就结厚冰,冰层结实得大石都轧不破裂。此时,这里成了我们打陀螺的乐园。打陀螺是一项竞赛性的活动。陀螺大多是自己做...
趣说童年偷西瓜小时候,粮食紧缺,大人小孩的温饱都难以维持。饥肠辘辘时我常常背着大人偷玉米、红薯、豌豆角……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四十年前的那个夏天约二狗叔一起去偷西瓜。那年夏天,知了在树上拼命地叫,热得我都透不过气来了。实在太热了,我就找到二狗叔,迅速...
往事如烟,大都被时间的长河所淹没,惟有故乡的石碾子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因而引起对故乡石碾的回忆。我的故乡是河南省封丘县一个偏僻小乡村。在我幼年的时候,曾记得我们村东头路北边有一间碾房,里面有一石碾。碾子闲置的时候,或者冬季的晚上,我们一群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