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72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混沌虚空
  • 宋家园
  • 蔚青
  • 呆金庭
  • 林沐风
  • 周健

邓伟疾病不仅是人的身心状况的表征,更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状况使疾病美学获得了某种本体论的意义。疾病的社会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道德偏见的灌注,疾病本身已成为一种隐喻和一种修辞,这一现象值得关注。一“疾病美学”审美观照...

浏览全文 阅读(25596)

罗海燕主持人语:这组笔谈,选自今年4月由南开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两岸三地博士生中文论坛”会议论文。论坛以“观念·视界·方法——中国文学研究之拓展与深化”为主题,旨在鼓励青年学者在中国文学研究的理念、视野和方法上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探索。下面所选的...

浏览全文 阅读(25598)

俞晓红《伍子胥变文》是敦煌变文中的代表作之一。①敦煌藏卷共四卷,编号为伯.3213、伯.2794、斯.6331、斯.328,原卷均无题,《敦煌变文集》王重民校录时拟题“伍子胥变文”。伯.3213存故事开端处。斯.6331仅存十二行。斯.328号卷...

浏览全文 阅读(25542)

刘运峰笺纸是用于诗文唱和、书札往来的纸张。最初的笺纸,就是将质地较好的大张宣纸裁成小幅,后来逐渐演变成在素纸上印刷或轧制条纹、图案,再后来,就是采用木版水印的办法,在纸上印刷彩色的图画,相当于一幅国画小品。这种印上彩色图案(也有在有颜色的纸上印上...

浏览全文 阅读(25541)

侯杰王晓蕾辛亥革命是百年前发生在中国的旋乾转坤的历史巨变,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专制王朝被推翻了,中华民国建立起来了,共和制度出现了。在这场值得后人认真总结的、以“辛亥”命名的革命运动中,时人是如何回答“国家再造”①有关“国家再造”这一问题的研究,参...

浏览全文 阅读(25554)

张黎明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怒特祠》是一篇虽简短却意蕴丰富的志怪故事。其雏形最早记载于《史记》中,只是八个字的简略叙事,而在志怪文本中,则是一篇首尾完整、怪异不断的精彩故事。在从史实到志怪故事的演变过程中,各种民间信仰融入其中,虽然渐渐掩盖了...

浏览全文 阅读(25572)

李李鹏在中国传统学术语境里,自有“孔子作《春秋》”这一说法后,历史载记就不再仅仅是胪列陈年旧事、塑造共同记忆这么简单了,它还承担了信仰、价值观等重托。对于孔子为何要作《春秋》这一问题,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引圣人自己的话说是因为“我欲载之...

浏览全文 阅读(25525)

李金坤如果说《诗经》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的代表,标志着黄河流域文学最高成就的话,那么,以屈原为首创作的《楚辞》,则是先秦时期南方楚文化的代表,标志着江淮流域文学的最高成就。《诗经》与《楚辞》犹如闪耀于古老文学夜空的明星,南北辉映,彪炳千秋,在数...

浏览全文 阅读(25489)

张洪明李雯静一引引言诗律是语言学家和文学家都感兴趣的课题,虽然成熟的近体诗格律在学界没有太大争议,但近体诗格律是如何产生、发展、成熟的,永明体、齐梁体、六朝诗律等到底有哪些具体内涵,“四声八病”何时产生,这些问题从古代诗论到现代诗律学,众说纷纭,...

浏览全文 阅读(25527)

霍俊明在所有的文学体式中,诗歌作为一种语言、神思和存在的最为凝聚的特殊形态,更像是一束时代暗夜中静燃的火焰。在大雪覆盖的乡下,一个哲人如是说——“语言是存在之家,诗人是这一家宅的看门人”。从本源意义上来考量,诗歌语言是充满膂力的植物,它的繁殖和增...

浏览全文 阅读(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