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88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林沐风
  • 骆雪
  • 白雪不融
  • 谷一
  • 欧阳小溪
  • 断翼孤蝉

张学昕难以忘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合作过一篇重磅文章——《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这篇文章里,他们提出要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将其放置于“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描述并勾勒出其基本的轮廓。其中特别对于“以...

浏览全文 阅读(33693)
生命历史诗学的构建 2023-11-09 08:48

吴义勤胡学文长篇新作《有生》展现了百年历史中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风俗的画面,呈现了一个民族在岁月变迁中复杂的生活面貌、生命情态。《有生》既在作家主体性和个人化写作风格的呈现上达到了某种极致,同时也体现了个体风格内部的丰富性,为观照和表现历史...

浏览全文 阅读(33539)

庞秀慧新世纪以来,农村的财政负担大大减弱,特别是自2006年1月1日起,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这对文学叙述影响很大:农民与村官的紧张关系在乡土叙述中基本消失。与此同时,学者们对传统宗法关系有了一种新的认识。秦晖教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曾经非常严肃地...

浏览全文 阅读(33485)

梁海近年来,双雪涛、班宇、郑执三位东北作家的文学创作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进入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作品在《收获》等文学期刊发表,斩获诸多文学奖项。李陀、王德威、孟繁华、张学昕、刘大先、黄平、丛治辰、刘岩等著名作家、学者纷纷撰文,从不同...

浏览全文 阅读(33452)
重建内在性 2023-11-09 08:48

赵凡文。错画也。象交文。——《说文解字》我像原始人那样破坏秩序?重组混沌颠倒黑白混淆阴阳?……——《厨房巫师》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a这标识出文学的位置。教开始于诗,而诗也是一种开启。“诗可群”与“兴”中之“同”可作沟通,乃成为礼乐政教的...

浏览全文 阅读(33341)

史建国1960-1970年代,在中宣部出版处、文化部出版局等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农村版图书编选委员会(小组)”得以成立并编选了一系列“农村版图书”,只发农村,不发城市,为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许多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

浏览全文 阅读(33262)

刘天宇“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种处理文学与历史情境之间的牵绊的尝试,其核心方法论是捕获中国现当代历史进程中的整体性。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新东北作家群”正契合了构建“整体性”的要求,他们的作品以东北为场景,但是并没有讲述地方化的故事——他...

浏览全文 阅读(33219)

一、抒情与叙事此消彼长倘若说隐喻与转喻是诗家族一对亲密无间、须臾不可分离的孪生姊妹,那么抒情与叙事则更像同父异母、时有杯葛的兄弟了。a盖因各自强大的基因,显豁个性,互不买账,一直以来都处于此消彼长、恩恩怨怨、分分合合的状态。抒情分子相对细腻、柔软...

浏览全文 阅读(33203)

顾奕俊1980年代一系列涉及知识分子书写的长篇小说当中,小说家时常因为特定的主流话语、创作规范、情感诉求而对文本所涉及的知识分子阶段史进行“化约”或是“改写”。有关知识分子在“当下”语境中的书写,也联系着小说家对于知识分子早已预设的形象定位。与此...

浏览全文 阅读(33190)

黄平一、郑执的写作前史在双雪涛(1983-)、班宇(1986-)、郑执(1987-)这一批“新东北作家群”作家中,郑执常常被认为是最晚开始写作的。这大致是基于《平原上的摩西》(《收获》2015年第2期)、《逍遥游》(《收获》2018年第4期)、《...

浏览全文 阅读(3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