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87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芳草斜阳时
  • 孤树
  • 混沌虚空
  • 宋家园
  • 蔚青
  • 呆金庭

谢冕周明全谢老师,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现在的生活状态吗?已经离休很多年了,现在和老伴儿单独住在昌平北七家海德堡花园,生活基本自理。因为没有工作的负担,所以也比较随意,比较好。谢老师您好,最初知道您是在学生时代看到的一些关于“新诗潮”的文章,这些年也...

浏览全文 阅读(36561)

我在高校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对当下文学作品的关注,是本职工作之一。业余时间,我也是一个写作者,热衷于创作小说。从这样“撕裂”而“尴尬”的身份出发,我对当下青年小说创作有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这些看法,也许是片面而不准确的,但也包含着我对文坛的观...

浏览全文 阅读(36508)
成为一个创造者 2023-11-09 08:48

谢有顺多年以后,我还能记得,陈思和老师给我讲述他和贾植芳先生一起喝酒、聊天时的样子。他听贾植芳讲他朋友们的故事,胡风、郭沫若、茅盾等人怎么样,也讲鲁迅,这些都是和教科书里写的不一样的,他觉得,贾植芳本人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文学史。而陈思和开始研究巴金...

浏览全文 阅读(36447)

忝列兵强马壮的“谢门弟子”之列,我一直不敢写文章谈论自己的导师谢冕。作为诗歌爱好者,我算得上是中国“新诗潮运动”的亲历者,“朦胧诗案”爆发时,我刚从福建师大毕业,进省报任诗歌编辑,想发舒婷诗稿“未遂”,却因宣扬孙绍振老师的“崛起”理论而挨批。至今...

浏览全文 阅读(36570)

如果抛开对于青年的意识形态化理解,仅仅将其界定为年龄与代际的划分,那么与如今的日益面目模糊所不同的是,直至21世纪初年的青年写作至少都有迹可循,比如1990年代末的“70后”和“80后”写作,前者夹杂着“摇滚青年”的影响,如石康的“青春三部曲”和...

浏览全文 阅读(36533)
《自己的书架》序跋 2023-11-09 08:48

一、《自己的书架》总序《自己的书架》是我几十年来断断续续开设的一个读书随笔专栏。没有什么预设的写作计划,只是在工作之余,对自己读的一部分书有了感情,读了以后舍不得立时放手,就随手记下一点想法。恰逢媒体的朋友约稿,也就给了他们发表。这样的习惯可以追...

浏览全文 阅读(36526)

谢冕周明全周明全(以下简称周):谢老师,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现在的生活状态吗?谢冕(以下简称谢):已经离休很多年了,现在和老伴儿单独住在昌平北七家海德堡花园,生活基本自理。因为没有工作的负担,所以也比较随意,比较好。周:谢老师您好,最初知道您是在学...

浏览全文 阅读(36511)
阶级 2023-11-09 08:48

王安忆阶级是人类文明历史的构成要素,十八、十九直至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无一不是从这里生发。服从与反抗,冲突与和解,上升和下滑,破壁而出归去来兮,无论辐射到多远,追其究竟,总是回到社会分层的根源。今天我要说的《贝姨》,形势要更为复杂一些,巴尔扎克...

浏览全文 阅读(36398)

赵依翻检现当代文学史,文学地理与写作主题相互关联,存在众多地方性写作谱系,以地理空间归纳命名的作家作品系列不胜枚举,已成为文学创作关键词集合。诚然,以地方性知识塑造一地的文学时空体,承载地方特色与地方生活,关涉故乡与他乡、进城与回乡等行动向度,是...

浏览全文 阅读(36476)
当代文学批评四十年 2023-11-09 08:48

陈思和?周明全周明全(以下简称周):陈老师好,我最近对百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文革”后成长起来的第五代批评家的整体崛起方式,和2012年以后出道的75后、80后批评家的整体崛起方式很相似。比如198...

浏览全文 阅读(3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