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6892 次
音乐列表
周珉佳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布莱希特的剧作被大量译介国内并排演,他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表现方式和戏剧形式,给戏剧界和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动。其实,早在1959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就排演了布莱希特的经典剧作《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随之,各大报纸杂志发...
马兵1985年注定要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留下重要的一笔:2月,马原的小说《冈底斯的诱惑》发表于《上海文学》;3月,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发表于《人民文学》;4月,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发表于《中国作家》;6月,残雪的《山上的小屋》发表于《人民文学...
迟子建我是先于认识叶弥的小说,继而认识她这个人的。叶弥常被人误以为是七零后作家,因为她出道不算早,但她在文坛甫一亮相,就像她守着的太湖似的,以其浩渺的审美烟波,俘获了众多读者的心。叶弥早期投向文坛的作品,大抵是在《钟山》发表的,几乎每篇都是一枝金...
叶弥两年前,新冠肺炎袭来,不能出去到处走动,只能呆在家里。这样就多了许多时间用来制造闲情逸致,夜里也会常常抬头观望星空。中国的成语里有无数动物存在,研究成语里的动物行为,可以探知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在这些成语动物里,我最喜欢的是一只青蛙,就是成语...
王文胜去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百年纪念,百年之后中国知识分子的问题“却仍然要重新回到启蒙的原点,重新回到五四的起跑点上”a。就当代文学四十年来的发展而言,它和前三十年文学一样经历了启蒙话语的发轫与落寞。具体到文学表达的主题来看,新时期以来婚恋...
黄云霞王安忆近年似乎“盯”上了“物事”,继《天香》(2011)对刺绣工艺的精描细写和《考工记》(2018)对老宅“煮书亭”的雕琢刻画之后,近期发表的《一把刀,千个字》(《收获》2020年第5期)又将目光转向了“厨艺”。这回藉“厨艺”写的是“淮扬菜...
李德南叶弥的小说有多种不同的读法。这次集中读她的长篇小说《不老》《风流图卷》《美哉少年》,还有《你的世界之外》《成长如蜕》《桃花渡》《叶弥六短篇》等小说集,时常在我脑海中回响的,是两个词:“断裂”与“破碎”。这两个词和理论无关,也并非概念。我们可...
斯炎伟1970年代末,新旧意识形态的迂回交锋与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悬而未决,令第四次文代会“总结过去”和“展望未来”的工作变得困难重重。尽管此次文代会主题报告起草的牵涉人员之多与行政规格之高实为历次文代会所罕见a,但观念的分歧与对象的复杂,使大会报...
王春林余华,毫无疑问是中国当代一位毁誉参半,曾经引发过巨大争议的杰出作家。依照批评界一种普遍的看法,自打他凭借一篇名叫《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短篇小说在业界产生强烈影响以来,他的小说创作被明确地划分为所谓先锋小说和回归现实这样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余...
迟子建我是先于认识叶弥的小说,继而认识她这个人的。叶弥常被人误以为是七零后作家,因为她出道不算早,但她在文坛甫一亮相,就像她守着的太湖似的,以其浩渺的审美烟波,俘获了众多读者的心。叶弥早期投向文坛的作品,大抵是在《钟山》发表的,几乎每篇都是一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