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6893 次
音乐列表
段崇轩一、从“终结”到“泛化”今天的中国文学,已进入“泛文学”时代,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从新世纪初期到现在,这一话题不时被提起,但从未引向深入,那些重量级评论家很少发声。事实上,泛文学现象在表面的扩张、推进的情势下,已逐渐显露出种种问题、弊端...
房伟20世纪90年代,世俗化结合“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市场经济话语加持下,形成了重要的文学潮流。然而,1990年代小说的世俗化问题,联结着个人的觉醒,与“底层话语”有纠葛,又被主流意识形态深深制约。站在今天的视角,重读刘恒的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
三、自觉与渐变:路遥中期小说中的风景修辞从风景修辞的角度看,1979年至1983年是路遥小说写作的中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他逐渐摆脱了早期写作的盲目状态和幼稚状态,在理解生活、塑造人物和风景修辞方面渐趋自觉和成熟。直到1978年,路遥似乎仍然没有意...
冯译萱文学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艺术内含的其他形式又總能寻到与文学脉脉相通的关联。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框架内,“中国的文学艺术同源而异派,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a,虽然各种艺术的结构、表现各异,但同为人类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方式,又有着某些共同的规律...
张福贵文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目的就是如何发现和阐释文学经典,漫长的研究过程如果最终能够完成经典的构建,就是文学史写作的最大收获。如何从百年中国新诗的历史长河中打捞出100首当下读者认同的经典之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难处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
孙郁汪曾祺当年谈到阿城的作品,觉得其知识结构与人不同,那内美也有自己不及的地方。类似的话,说了不止一次。这与其说是自谦,不如说是内心的共鸣a。他们都是我喜欢的作家,二人其实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杂家,懂得笔墨闲情。又敏感于文体,古中国文章的流...
王尧大体来看,刘醒龙最好的长篇小说都是书写“历史”的,其中篇则偏重于叙述某一具体的“现实事件”——与其按照“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文学史修辞策略将之命名为“现实主义”的,毋宁说是书写“现实题材”的。换言之,在刘醒龙的方法论中,“篇幅”涵容着作品的内在...
陈军本文从话剧接受主体入手将中国当代话剧接受分为三个结构层次:1、主管意识形态的官方意见;2、专业艺术工作者的戏剧批评和研究;3、普通观众的戏剧欣赏和反馈,分别对应着三个不同层次的接受主体,即官方主体、专家主体和大众主体,并借用布迪厄的“场域”理...
阿城二十年前我有一个小册子叫《闲话闲说》,讲的是中国世俗和中国小说。为什么今天在这儿重提它?是想把这些“话”跟我们的文明、文化更多地做一些联系。中国的基本文明和文化状态,没有我们想象的糟糕。现在很多人都忧心忡忡,那么多人忧心忡忡,证明这个社会没有...
敬文东一、何为傻子?麦其土司是清朝皇帝钦定的世袭土司,宛若铁帽子王,和清朝彼时的政治方略直接相关。麦其土司在四川和西藏之间,拥有方圆数百里的土地,数以万计的头人、奴隶和自由民。该土司酒醉之后与他的汉人太太激情同房,为自己炮制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