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6893 次
音乐列表
刘振《古船》从1986年发表至今,研究成果蔚为大观,然而从一般读者到研究者的视线通常皆聚焦于作者精心塑造的隋抱朴、隋见素等中心人物,或者赵炳、隋不召等“地位居中、比较重要的人物”a之上,而对于小说涉及的近五十个人物中相对边缘化的次要人物,像隋大虎...
李浩试图为我所尊敬的刘醒龙先生写一篇印象记——这颇让我踟蹰。已有过几次的开始,然后又重新开始:写作这样一篇文字的难度在于,我和刘醒龙先生一起喝酒聊天开会的时候并不多,在我印象中似乎“只有一次”,当然,他在台上我在台下匆匆一面的时候也有,但那不能作...
陈军本文从话剧接受主体入手将中国当代话剧接受分为三个结构层次:1、主管意识形态的官方意见;2、专业艺术工作者的戏剧批评和研究;3、普通观众的戏剧欣赏和反馈,分别对应着三个不同层次的接受主体,即官方主体、专家主体和大众主体,并借用布迪厄的“场域”理...
刘醒龙闹眼疾一年多了,用眼之事,最适合看看非黑即白的拓片。前些时,偶然见到《东汉贤良方正残碑》,心中不免浮出一些念想。老家黄冈在长江边,在大别山中成长的那段日子,我在对爷爷教导的“贤良方正”四字有了悟性后,哪怕望见家乡的一块山石,也会觉得有不一样...
管向群1那是两年前初夏的一个下午,丁捷长篇小说《撕裂》创作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他是南艺的客座教授,在学生中拥有众多的粉丝。会议在一个能容纳三四百人的剧场举行。这么大规模的文学作品研讨会,于今真的是难得一见了。这是一个热闹的下午,一如梧桐树叶...
一、何为傻子?麦其土司是清朝皇帝钦定的世袭土司,宛若铁帽子王,和清朝彼时的政治方略直接相关。麦其土司在四川和西藏之间,拥有方圆数百里的土地,数以万计的头人、奴隶和自由民。该土司酒醉之后与他的汉人太太激情同房,为自己炮制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很有些不...
王安忆“禁忌”,在这里是作为小说情节的条件提出。故事往往从禁忌中发生,越严格的纪律,越有机会产出情节。这大约也可部分解释现代小说叙事的稀薄。技术爆炸解放生产力,社会物质激增;民主革命瓦解阶级,均衡贫富,男女平权;启蒙运动则觉醒民众,建设起意识形态...
施龙19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大众文化向纵深处发展,民间学人的文化随笔成为读书市场的重要组成,其中的佼佼者无疑也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坛的生态,青年学人羽戈即为其中一员。他的写作基本围绕中国社会转型问题展开,大都是所谓论说,但因为作者视野宏放,对...
张福贵文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目的就是如何发现和阐释文学经典,漫长的研究过程如果最终能够完成经典的构建,就是文学史写作的最大收獲。如何从百年中国新诗的历史长河中打捞出100首当下读者认同的经典之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难处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
李秀龙读多了王祥夫小说作品会突出感到,走过四十年创作道路的作家王祥夫,可以说是当代文坛中作品艺术力量最具持续性的小说家之一。当然我知道,艺术力量来源于作品的艺术性,但有时你就是会忘掉艺术性,感到的就是一种内在的强劲力量,总是能被一种深沉的力量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