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09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混沌虚空
  • 孤树
  • 林沐风
  • 断翼孤蝉
  • 我游冥冥
  • 南山2020
反讽·童话·赘聚 2023-11-09 08:48

一、反讽:理解与误解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自1995年于《钟山》杂志连载以来,迄今已有23年。在二十余年中,小说文本经历了成为一部文学经典的必要过程,经历了被社会不断地接受与确认的文化熟知化(culturalfamiliarization)过...

浏览全文 阅读(27311)

王尧1我第一次见到麦家,感觉他的眼神忧郁和散漫。这应该是2004年北京秋日下午的一个什么场合,阎连科和麦家一起过来了。连科说,这是麦家。然后,我们从寒暄进入交流的状态。在这之前,我读过他的《解密》和《暗算》,也见到过他的照片。照片中的麦家总是沉思...

浏览全文 阅读(27339)

李惊涛当代小说对于女性群像的地域性书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它要求作家至少拥有四个维度以上的后援,一是对于女性的情感世界和精神方向有深切体悟,二是对于人群与地域的依存关系有深入解读,三是对当地历史积淀与族群脉动有透彻理解,四是对于叙事立场与书...

浏览全文 阅读(27273)
关于创作的三段对话 2023-11-09 08:48

麦家骆以军手机里的小小扬声器轻微震荡起来,王尧兄一边咳嗽一边告诉我,应丁帆先生约他正在写我一篇东西,准备发《扬子江文学评论》“名家三棱镜”栏目。照栏目格式,需我供一面“镜”:一个创作谈,谈谈我新作《人生海海》。正好,骆以军应台湾《印刻》杂志约,和...

浏览全文 阅读(27309)

刘琼一、文体意识和两个问题《主角》是不是《装台》的延续?《主角》的主角是谁?至少是带着两个疑问,我开始阅读作家陈彦新近出版的这部七十八万四千字的长篇小说。为什么会有这些疑问?两年前,陈彦凭借长篇小说《装台》在当代文坛开嗓、亮相。2016年初,《装...

浏览全文 阅读(27297)

李桂玲王安忆的小说叙事总是埋藏在极深幽、绵密的环境描绘、人物描写、心态描摹,甚至是对声音、气味、触感、想象、回忆等的细腻而又不厌其烦的描述中。读她的小说,如深入盘根错节、热气蒸腾、噪声不歇的热带雨林,一不小心就会陷入囧境,难以拔足,不辨方向,失去...

浏览全文 阅读(27262)

格非一、绪论:《矢岛柳堂》如果要从志贺直哉(1883-1971)漫长一生的创作中挑出一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我的选择既不是他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也不是他的中、短篇名作《和解》《在城崎》或《学徒的菩萨》,更不是他的剑走偏锋之作《赤西蛎太》,而...

浏览全文 阅读(27299)
“在无词地带喝血” 2023-11-09 08:48

张伟栋一无论如何,多多的诗注定要受到误解和歪曲,甚至是在赢得掌声的诗人和批评家那里,而更多地是来自于大学体制所训练出来的学术机器们。事实上,误解、歪曲、敌意、漠视和嘲笑,恐怕也是每个有抱负的当代诗人都必须坦然接受的倒错命运。对于今天的大部分人来说...

浏览全文 阅读(27262)

李涵一、历史记忆与书写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历史愈发成为一种距离,历史的样态、意义愈发被删减、遗忘,甚至成为解构的废墟。在这种情况下,追溯、理清历史的根源、起承转合的过程,在人类的曾经、现在和未来之间建立一种生动的联系,具有必要性。正如阿莱达·阿斯曼...

浏览全文 阅读(27279)

易彬对于一个从1960年代中期就开始写作的诗人而言,《食指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仅194个诗歌页码,收诗120余首,只能说是一本薄薄的诗集。这“薄”本身即蕴涵了某种隐喻意义:既显现了诗人食指的写作历程,也外化了其作为诗人的命运。传记...

浏览全文 阅读(2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