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7065 次
音乐列表
西渡意象问题是当代诗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朦胧诗在反抗主流诗歌代数式的单一象征和复写式的现实主义过程中,借鉴古典诗歌的意象处理方式和英美意象主义,形成了一套可以稱为“准意象主义”的诗写方法。“意象”也由此成了朦胧诗的看家法宝。这种意象写法是对当时主流...
余华我演讲题目叫《广阔的文学》,这是两个月前应主办方的要求提供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当时选择这个题目是基于自己的江湖经验,演讲的题目越大越好,题目大了怎么说都不会跑题。今天上午我准备下午应该说些什么的时候,意识到这个题目出问题了,不应该用这么...
徐诗颖香港报刊商业化倾向严重,且不少报刊无法做到长期经营,很难形成强大的平台来支持文学的发展。这使文学评论发表的园地越来越少,大多数评论文章只能借助一些纯文学刊物或者文化刊物发表,可大部分也由于资金受限而被迫停刊,比如:“《素叶文学》等杂志是由编...
王东东引言中国现代诗歌的发生与西方诗歌的译介不无关系,虽然不能完全归因于后者,而还包含了中国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逻辑。但是,在一般的研究框架中,西方诗歌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影响已经成了一个压倒性的论述。时至今日,这样一种“思维定势”需要重新被审视甚至打...
易彬(一)一九八一年九月四日蛰存同志:得到你的信,真高兴!暑假我到长沙去了(离此一百二十华里),今夏大热,简直受不了。我估计你可能出去避暑去了,可我自己前天才回来,距你给我的信寄到之日已将近一个月了。四次文代会a,日程太紧,我住北京市四所,和你们...
藉助比较完备的资料,厘清文人往事、复现历史情境,自是一件快事;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的限制,即便是知名人物,文献资料的搜集往往也是困难重重——有时候即便知道了文献搜集的方向,目标也未必能够达到。2014年,施蛰存先生与海外学人孙康宜教授的七十余封往来书...
刘金华张枣以中文诗创作闻名,他用英文写的诗评其实也很有抱负。在《论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a(原题DevelopmentandContinuityofModernisminChinesePoetrySince1917,收入ModernismandP...
1932年12月,开明书店出版了废名的别开生面的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在该书末页的广告中,为同样由开明书店出版的废名短篇小说集《桃园》、《枣》,长篇小说《桥》,连同《莫须有先生传》四个单行本统一做了一个广告。广告语用的是周作人对于废名的评论:...
一依照相应的时间段与艺术性标准,将1917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现代白话诗人划分为不同派别,这种尝试一直在汉语文学批评中占主流地位。早在1935年,朱自清编纂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诗歌卷时,就将现有诗人分为三种流派:即自由诗派,格律诗派和象征诗派a。所...
阎连科今天,我们从认识和回家谈起。认识一个人,当然是要和他见面、聊天、共事和感受。但倘若你说你和谁谁是好朋友,相当熟悉,但却没有去过他的家里,不知他的家居布置和他自己在家还原为“自己”的状态,那么,你说的认识、熟悉、了解和好友,就是值得怀疑的,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