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是难以理解、深藏不露、不讲道理的。不知道我在中国呆久了后,会不会同意这种看法;不过就我在中国工作的那段时间的体会,却无法支持这种观点。我同中国人谈话,就像同英国人谈话一样;而他们对我的回应,就像英国人对一个受过教育、有知识的中...
(5)龙虾的威胁萨特一直对幻觉和精神错乱现象感兴趣。他巴黎高师的一个同学拉加塞是一个精神病医生。得知萨特的愿望后,他建议萨特萨特到圣安娜医院接受一次麦司卡林注射。他向萨特解释说,这是一种致幻药,能让萨特体会一下他希望了解的感受;这种药对人并没有什...
新的学年开始了。波伏瓦没有接着写小说,在失败的尝试之余,她想多读一点书,充实充实自己,等待着新的灵感的出现。她读了不少法国大革命史方面的著作,觉得很有收获,迷雾一般错综的历史线索得到清晰的清理。她还在萨特的帮助下研究了胡塞尔。萨特把自己在粕林所学...
萨特在粕林的学业结束了。他和波伏瓦决定这个暑假在德国旅行一圈。萨特在汉堡同波伏瓦会合。这是一个港口城市。到处是船。与之伴生的是一家家水手餐馆和各种各样供他们寻欢作乐的下流场所。待价而沽的烟花女郎站在装饰精致的窗后表情始终不变,有如橱窗里的模特儿。...
波伏瓦来柏林,不仅是要看看月亮女人,判断自己同萨特的关系有无变化,还要同萨特交流彼此的思想。在萨特留学柏林的一年时间里,他们之间从来没有间断过这种交流。趁此机会,她还可以看看粕林:此前她还没有来过这里呢!萨特陪波伏瓦在粕林市和附近地区转了一圈。市...
萨特去了柏林,波伏瓦在卢昂感到孤独和失落。而这时有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波伏瓦身边,而且她在某种程度也参与其事,由此牵动了她的心,减轻了她自身的苦闷。这女人是勒内·巴隆,30岁,也是一个教师,身材不错,而相貌一般。她把波伏瓦当成密友,很愿意向她...
将中国文明同欧洲相比,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东西在希腊文化中都可以找到,而欧洲文化的两个因素:犹太教和科学,是中国文化所没有的。实际上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不仅上层社会没有,在老百姓那里也没有。中国有十分明确的伦理制度,但不偏激,也没有迫...
中国文化有许多特点,这里我只挑选几个最重要的来谈一谈:一、文字不是由字母组成,而是由表意符号组成;二、在那些受过教育的阶级中,孔子的伦理学说代替了宗教;三、国家政权不是由世袭贵族掌握,而是掌握在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文人手中。中国的家族制度也跟近...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很特别:以人口和资源而论,它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大国,而以实力来说,它却排在世界之末。我在这里要讨论的几个问题是:一、中国目前在政治上腐败无能、在经济上贫穷落后,但它在文化上并不比我们差,而且有些东西使这个世界所需要的,但我们却在毁...
中国最紧迫的外交问题是日本的侵略。本来日本的国力没有中国强,但在1864年以后,日本人从欧洲学会了所有那些新式杀人工具的使用方法。1894年,日本将中国作为这些新式武器的试验场。那时的中国政府仍然陶醉在唯我独尊的幻梦之中,完全不知道大祸降临。中国...